電子支付,是電商平臺始終要面對的核心問題。
本來隋波并不心急。
他也知道國家的金融銀行系統,也正在積極推動網上銀行和電子支付體系,只是需要時間而已。
但當他意識到易趣到今天,已經需要開始在C2C業務上進行布局時。
就意識到在電子支付這一塊,必須加快節奏了……
電子商務的三大業務模式中:
B2B是受電子支付影響最小的。
一來,B2B是企業之間的貿易往來,具有單筆資金量大,訂單量相對數量少的特點,
二來國際貿易的支付手段已經比較成熟了,無論是匯付、托收、信用證、銀行保證函等,都可以完成支付。
電商平臺更多的,是做貿易信息的傳遞和促和成交。
B2C業務則是相對好一些,畢竟是單對多。
就像目前易趣網實行的支付方式來看,由于目前信用卡用戶和網銀用戶較少,更多的還是采用銀行、郵政匯款和貨到付款的支付方式。
從信用角度,易趣作為賣方,基本上解決了用戶對平臺的信任度,用戶只需要下單后,將貨款匯到易趣公司的銀行賬號,就可以完成支付。
貨到付款就更沒問題了,唯一的風險是配送人員卷款潛逃……
不過易趣從一開始,對配送員就有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和身份證等信息的綁定,后續還可以采用POS機的面對面收款模式,暫時風險還屬于可控范圍。
但C2C業務就不同了!
買賣雙方都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
賣方擔心貨發出去了沒收到錢,買方擔心錢付了收不到貨。
用戶對全程線上交易的模式會很謹慎,生怕遇到騙子。
所以C2C業務想要發展,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解決用戶之間的信任難題。
這也是在隋波前世,阿里到了2003年淘寶問世之后,才開始推出支付寶的原因。
當然,并不是說,易趣現在就不需要解決支付問題了。
易趣現在在B2C業務上面臨兩個問題:
首先是訂單量的增加,導致對賬和結算工作量大增。
現在易趣網的財務人員,每天都需要核對大量的匯款單,和銀行進行對賬結算;
第二就是跨行轉賬的延遲。
這時銀聯還沒有成立,銀行體系之間的結算非常復雜。
一旦涉及跨行轉賬,用戶必須將銀行、卡號、姓名、開戶行、信息填全,開戶行甚至還要精確到分理處。
否則銀行在落地的時候就找不到聯行號,沒有聯行號就進不了央行的跨行系統。
因此只要一個信息不匹配,到賬時間就會非常久……
所以,B2C業務在支付方面,非常依賴銀行的交易處理能力。
而現在易趣的業務量,已經讓合作的工行中關村分行,有點處理不過來了……
隋波就想借著開始籌備C2C業務的機會,和銀行方面談談深入的合作。
參考了前世時那些互聯網公司在電子支付上的成熟經驗后,他提出了兩個方面的訴求:
第一,自然是第三方支付。
易趣希望能推出一個“易付通”產品,作為與各大銀行網關對接的支付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