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波對B輪融資的投資人要求很簡單:
能夠有資源,幫助易趣盡快完成納斯達克上市。
所以,像錯過了A輪融資,這次態度非常積極的軟銀;
同樣背景雄厚的獅城淡馬錫資本;
還有什么德豐杰投資(DFJ)之類的風險投資機構。
雖然同樣資金雄厚,但相比之下,卻沒有以上三家,能給易趣帶來的幫助更大。
隋波都客氣的婉拒了。
這次融資,隋波計劃的融資額為8000萬-1億美元,出讓股權為10%,易趣公司估值在8-10億美元之間。
這個估值其實比較高了。
畢竟很多互聯網公司即使上市,公開發行募集的資金也差不多就這樣。
但隋波還是有他的底氣的。
易趣公司目前擁有超過200萬的用戶數;多項業務超過50%的市場份額;行業第一的市場地位;
電商平臺超過2千萬/月的營業額流水、線下網吧超過300萬/月的利潤,再加上企業郵箱和網吧管理軟件的授權費用……
在財務報表上,易趣有著漂亮的業績;
虧損并沒有外界傳言的那么大。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的7月,中華網()作為第一支中國互聯網概念股在納斯達克上市。
中華網以每股20美元的定價發行,發售新股加綠鞋配售部分的總融資額,達到9600萬美元。
上市當天,股價就翻升至67美元。
到9月時,中華網的股價已經超過了120美元,市值也超過了30億美元!
而這時中華網的日均訪問量只有20萬、全年營收僅350萬美元(主要來源于網頁設計)……
有中華網上市的案例在前,投資人對于易趣公司的信心自然也隨之高漲。
這次的融資,隋波全權交給張奕來處理。
直到最后的談判環節,他才出面。
經過了一番博弈。
在上市這個吊在所有人鼻子前的大蘿卜的誘惑下,
隋波成功的通過對易趣生態體系和護城河布局的闡述,將易趣包裝成為了一個中國互聯網領域中的“巨頭”形象。
尤其是上市后,有了資金和品牌優勢,易趣公司的市場領先地位,將會更加鞏固。
出于對中國互聯網市場未來發展的憧憬,三家投資機構最后都被他說服了。
易趣的B輪融資投前估值,也定在了10億美元這個高上限。
經過這一輪融資,易趣獲得了1億美元的資金。
同時開曼SPV公司股權架構上,變成了:
隋波私人控股公司(SwimWaveHoldingsLtd)持股:60.46%
易趣員工持股平臺(EachELD)依然占股:15%(期權池預留);
高盛集團(GoldmanSachsGroupInc)依然持股:12.5%(跟投1375萬美元);
霸菱亞洲(BaringPrivateEquityAsinaCapitalLtd)持股:4.71%(跟投517萬美元)
紅杉資本(SequoiaCapital)持股:4.54%(B輪領投,5000萬美元)
KPCB(KleinerPerkinsCaufield&Byers)持股:1.82%(跟投,2000萬美元)
中銀投資(BankOfaGroupImentLtd)持股:1%(跟投1108萬美元)
因為其中牽扯到期權池的預留,以及A輪融資中的兩家機構,在SHP協議中簽署的的優先認購權。
對于股權分配的博弈還是很激烈的。
最后還是隋波考慮到上市后,很快就會出現互聯網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