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和隋波關系很熟了,電話里直接一頓埋怨:
“小波啊,你們易趣是上市了,可不能過了河就拆橋啊!我們也要過河啊……”
隋波對老張一直很有好感,當下在電話里很真誠的說:“Charles,聽我一句勸,盡可能的快!
想辦法加快搜狐上市的進度。
我預計再過幾個月,寒冬真的要來了。……大家都要準備好過冬了。”
對老丁,他就比較隨便了:“愛信不信!……趕快想辦法上市吧!
你什么時候見我錯過?”
一句話就讓老丁徹底啞了。
仔細一想還真是,從認識這小子,就看他一路妖孽的成長起來了。
掛了電話,老丁就琢磨著,是不是開個董事會,和投資人們好好聊一聊盡快上市的議題。
除了這些準備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之外。
公司內部,董事會里的一些董事的電話也打了過來。
甚至還有美國方面的一些投資人……
網絡上的信息傳播是非常快的,再加上帝都時間的晚間,正好是美國那邊的上午。
很多人都是早上一起來,就看到了隋波預測,資本市場冬天要來了的新聞。
幸好元旦納斯達克休市一天,
否則今天一開盤,估計易趣的股票就要下跌了……
高盛集團副總裁馬克?帕特森(MarkPatterson)是易趣項目的負責人,他也在第一時間打來了越洋電話:
“Bowen,你的言辭太不謹慎了!這會非常影響資本市場對你和EACH的觀感。
相信我,這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隋波則說道:“放松點,馬克,只是一次內部講話,并不代表什么。
實際上,就算是在美國本土,也有很多經濟學家一直在宣揚互聯網泡沫論,不也沒有影響到資本市場嗎?
我只是希望員工更關注業務發展和營收,而不是把心思都放在股票和股價上!
這對于你們投資人而言也是好事……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剛剛過去的12月,易趣公司的營收規模增長了60%。
我想這應該比媒體上的任何報道,都更能令資本市場滿意。”
馬克對隋波的這種說法不置可否,
他最后只是說道:“Bowen,你現在是一家市值超過60億美元的美國上市公司CEO!
你應該明白自己的身份,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公司和股東的利益!
我希望你以后在公開發表一些觀點時,能夠先好好思考一下后果。”
掛了電話,隋波笑笑。
這幫投行還是很敏感的……
像美國這種股市發展已經非常成熟的市場,這些華爾街的大機構其實都知道,現在的互聯網熱潮這種暴漲的指數,不會一直這樣漲下去。
只是大家都在玩一場擊鼓傳花的游戲而已。
每個人都相信,在危機到來之前,自己能逃掉。
這場華爾街的互聯網概念游戲,是從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MaryMeeker)開始的。
她的《互聯網報告》中,推廣了一個“燒錢換增長”的概念。
通過將網景推上市,她的這個對互聯網公司的價值理論,獲得了非常多的華爾街投資人認同。
到了1998年,她把“眼球(eyeballs)”和“PV”列為互聯網公司的重要財務指標,并在報告中寫道:“雅虎每年吸引4000萬對眼球訪問,這公司應該值100億美元。”
幾個月后,她將雅虎25%的PV增長放入“五大關鍵財務指標”。
這樣,在資本市場就形成了一個閉環:
二級市場股價上升—一級市場投入更多資金—更多人利用互聯網概念創業—更多創業公司進入上市潮—進一步推動二級市場股價。
這個過程中,美國的降息和減稅政策,也為這個飛輪源源不斷地提供動力。
在這種理論的影響下,普通的大眾投資者總是覺得,互聯網企業就該是指數增長的,早期的虧損,都是為了等待那個拐點。
那些很害怕錯過上車機會的人,就變成了泡沫的助推手。
這樣的人在2000年前,是資本市場的主流……
不過,隋波也沒有想到,他在公司年會中的講話,影響會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