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好:“你把時間放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
經過近三個月的“閉關修煉”,易趣各個業務線,陸續傳來了好消息。
首先是“大中臺”事業群。
核心的電商平臺完成了系統升級。
新的平臺系統,采用了最新的Oracle分布式數據庫,CitrixScaler調度負載均衡器,再加上易趣公司自行研發的Forest商品管理系統,和EQstore緩存技術。
同時,易趣公司在全國范圍的各服務器節點,增設了500臺服務器。
并與中國電信簽訂協議,啟用易趣100M專線,保證了易趣服務器群的帶寬條件。
這樣,易趣的電商平臺系統升級后,將足以支持易趣網和淘寶網兩個電商網站,最高上限5000萬(高峰時1億)人次的用戶信息、商品信息和交易數據的存儲和調用。
這個新的平臺系統,按照隋波的估算,至少夠用三年時間的。
另外,電商平臺系統與百度搜索平臺系統,也完成了數據庫對接。彼此可以調用用戶數據,并各自在自己的平臺數據庫中,完成相同用戶的關聯度信息資料,并進行同步。
龐勇和王川希望隨著兩個數據庫內信息數據的不斷完善,將來能夠進一步整合這些數據,最終達到對用戶圖譜進行畫像的精準性。
易趣集團“大中臺”,初步具備了統一支撐各業務線數據和技術的能力。
其次,百度搜索也完成了在后臺系統中,增加營銷平臺模塊的開發。
百度搜索客戶推廣營銷平臺,被隋波親自名為“鳳巢”,取“筑巢引鳳”之意。
同時,俞軍也初現“產品教父”本色。
他從之前隋波對搜索引擎的發展闡述中,獲得了靈感。
設計出了一個名為“百度知道”的互動問答平臺產品。
俞軍認為,現有的互聯網內容信息還不夠全面。
一些用戶搜索的問題,網絡上并沒有非常準確和清晰的答案。
百度作為搜索入口,完全可以為用戶提供一些增值的服務。
比如建立一個平臺,可以讓用戶自發的回答問題,這樣產生的內容,具有準確性和交互性。
而與搜索行為相似,用戶在這種問答平臺提問,說明其對這一問題及這一問題相關的產品或服務存有強烈需求。
這種需求對于企業而言,則是一塊寶藏,蘊含著潛在用戶,關系到現有用戶的滿意度。
未來有可能具備商業價值。
對于“百度知道”這個產品,隋波表示了認可。
同時他也提出,讓俞軍多考慮,怎么激勵用戶來回答問題?
否則所謂的產生優質內容,就成了空談。
隋波還提點了他一句:從內容聚合的角度,除了這種問答互動之外,是否還有更好的方式?
他沒有直接說出“百度百科”這樣的產品。
一來,好東西不要一次性拿出來。
一點一點的往外拋,才讓對手始終難以追趕。
要知道,國外的維基百科,也要等到明年才會出現。
二來,隋波也希望借此讓俞軍獨立思考,盡快的成長起來。
王川也完成了對新聞搜索、圖片搜索、MP3搜索三個功能性產品的技術設計。
在新聞搜索上,王川嘗試了一種“相似度識別”技術。
通過這種技術,即使兩篇新聞的標題和頭尾略有不同,但只要正文的內容相似度達到某個級別,就能被百度搜索的技術識別并歸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