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國內的IT業巨頭聯想,季度營收大概在70億港幣,但利潤也不過2億港幣。
在這個“寒冷”的夏季,易趣公司的財報就像一根強心劑,振奮了不少互聯網公司的精神。
他們紛紛仔細琢磨易趣公司的財報,希望從中學到點什么……
電子商務?
太難了,投入大,門檻高。
現在全國有600多家電子商務網站,除了易趣、8848寥寥幾家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其他網站都半死不活的。
網吧?
……擦,這個居然這么賺錢?!
這些之前拿著大筆美元融資,在市場上揮斥方遒的互聯網創始人們,腦子里都是“大生意”,根本看不上網吧這種“土玩意”。
一分析易趣的財報,才發現,易趣的營收雖然是電子商務占大頭。
但主要盈利,卻是來自于網吧業務!
咱們是不是也搞搞網吧啊?很多公司開始琢磨了。
至于校內的網絡廣告和游戲互動收入,金額相對就少多了。
而且網絡廣告各家公司也都嘗試過,畢竟這是最早被大家所熟知的互聯網盈利模式。
但是,前有三大門戶,已經搶走了絕大部分廣告份額。
后有聯眾和校內游戲大廳,也已經瓜分了棋牌游戲市場。
這些公司基本上也沒什么戲……
看來能搞一搞的,只有網吧了!
隋波估計打死也沒有想到,易趣的財報,居然會引發互聯網公司投資網吧的一個熱潮……
這也是他重生以來,所產生的規模最大的一個蝴蝶效應了!
像投資騰訊,只不過是搶了IDG和盈科的氣運而已,對整個業界的影響并不大。
再說,本來他們也拿不住這個股份,細算起來,其實隋波搶的,應該是南非MIH的氣運。
比起那些“病急亂投醫”的互聯網公司。
新聞媒體則興奮于,在一片萬馬齊喑的“互聯網寒冬”中,易趣卻交出了一份高速增長的優秀答卷。
再回想當初易趣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
無論是在資本運作上,還是在業務發展布局上,現在看來,易趣都有著非常長遠的目光。
更有不少媒體,想起了就在半年前,
隋波曾在易趣公司年會上,信誓旦旦的宣稱:
“冬天要來了!”
那時正是全球互聯網熱潮,最為高漲的時候,所有人都在進行一場狂歡。
對隋波的話,很多互聯網公司的人都嗤之以鼻。
甚至有人說,隋波自己前腳剛把易趣帶上市,然后就說資本市場冬天要來了。
這就是典型了“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他的目的,就是想影響其他競爭對手的上市節奏。
其心可誅!
現在再回想一下,才發現,隋波的戰略眼光多么可怕!
一時間,如潮水一般的媒體采訪邀約,飛向了易趣集團公關部。
因為很長一段時間,隋波都要求公司所有人保持低調,不接受外界采訪。
左清泉、崔倩等人都以為,這次隋波也不會理會這些媒體的采訪邀約。
卻沒想到,隋波卻意外的點頭同意了。
“你們幫我挑選一下,選不超過十家國內的主流權威媒體。
我就在易趣公司的會議室,接受他們的聯合采訪。”
看到左清泉詫異的目光,
隋波輕聲笑了笑,望著窗外耀眼的陽光。
緩聲道:“就算是再寒冷的冬天,也需要有陽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