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波在很多媒體和業內人眼中,一直都是個比較特殊的存在。
易趣就像一個龐然大物,從99年開始,就始終籠罩在中國互聯網產業的上空。
除了門戶網站,它幾乎無所不在。
而作為易趣集團的創始人,實際控制人和掌舵的船長。
隋波又顯得格外低調。
他的很多舉動都令人大惑不解。
很多時候,只有到之后再回想,才能隱約感覺到他的深遠用意……
他會在市場最狂熱的時候,提前喊出了“冬天要來了”的警醒。
卻又在市場真正開始進入寒冬時,
親自出來接受采訪,為互聯網鼓吹打氣……
說他有著長遠的戰略眼光的人很多。
甚至有人稱他為“互聯網戰略大師”,或者“互聯網預言家”!
說他沽名釣譽,故意通過唱反調,來凸顯自己高明者,也不是沒有……
但無論如何,隋波的采訪報道在媒體上發表后,
還是給了在冰冷的寒冬中,很多互聯網從業者很大的鼓勵和希望。
在一片恐慌和迷茫中,
隋波理性的分析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前景。
更明確指出,納斯達克的暴跌,只是資本狂歡的退潮,并不意味著互聯網產業的衰退。
他那番“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互聯網產業還需要時間來成長,發展壯大的理論。
也被很多人所認同。
他說,正是經過前一段時間的狂歡,中國公眾的互聯網意識得到了提高,互聯網知識和技術得到了普及,人們開始嘗試著去接受和嘗試互聯網。
這些都是非常好的變化!
人們一回想,的確是啊!
很多人開始冷靜下來,從客觀的角度,來審視這場從美國傳來的“互聯網寒冬”。
一時間,很多媒體和業內人士發表的文章,也開始改變了輿論方向。
從唱衰互聯網,變成了分析美國股市泡沫破裂的內在原因,以及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前景……
一些官方人士更是在公開場合表示:
中國推進信息化的進程,和發展互聯網的政策,不會因為美國資本市場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隋波前期積累的名氣、口碑和社會影響力,
在這一刻,開始發揮出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一些真正懷有夢想的互聯網創業者,更受觸動的是隋波的“互聯網信仰”理論。
他們開始問自己,是不是互聯網的信仰者?
隨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比如錢塘的老馬,就不止一次在內部的會議上,引用隋波報道中的言語。
“易趣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隋波說的互聯網信仰,我認為,就是我們的使命和愿景。
我們阿里有著自己的互聯網信仰和使命感。
那就是,我們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成功!”
“有一點隋波說的很對,我們現在也要開始控制現金流,準備過冬了!
只要堅持活下來,我們就是最后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