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沒有辦法……
百度搜索比必應搜索早出現一年時間。
這一年時間里,百度積累的海量抓取數據頁面,是沒辦法光靠技術來彌補的。
在網頁檢索方面,經驗和時間的積累至關重要。
就比如語料庫,中文切詞,語義分析等,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光憑經驗就能分析出什么樣的鏈接是用戶最需要的。
而現在的百度搜索,作為市場份額占85%的搜索引擎,每天要處理上千萬的頁,處理網頁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不斷積累中文詞匯的過程。
要想培養出這樣的團隊,積累這樣的海量數據庫以及知識圖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必應相比百度最大的弱點,就是輸在了時間上……
而頁面反應速度這些指標,也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包括服務器和帶寬等因素。
這些都是百度背靠著財大氣粗的易趣集團,花了巨資投入的。
必應現在可沒這個錢……
老李知道他不能在等了。
必須盡快把必應搜索投入市場。
只有搶到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才能繼續融資,加大人才、技術、服務器等方面的投入,加快追趕百度的步伐。
他仔細分析了當前的搜素引擎技術服務市場。
發現了一個突破口:百度搜索主要服務于那些大的門戶網站。
而很多中小型網站,因為百度的搜索技術服務費比較高,并沒有采用百度搜索的技術。
老李想出的辦法就是,
走“低價策略”,“農村包圍城市”路線,先從一些小的網站入手。
百度搜索引擎的技術服務費一年最低是30萬美元,
那必應就20萬美元,甚至更低一些,10萬美元也可以。
靠數量來彌補!
100家小網站合作,也就相當于一家大的門戶網站的流量了!
這樣,就在百度搜索正在開始進行轉型,推出自己的搜索網站。
由幕后的搜索技術服務提供商,轉為面向大眾的獨立搜索公司之際。
必應悄然的開始蠶食,那些百度搜索無暇顧及的,中小網站搜索技術服務市場。
這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上網能夠接觸到的信息已經非常豐富了。經過百度搜索前期的鋪墊,用戶已經習慣通過搜素來尋找需要的信息和內容。
用戶對搜索引擎的需求,變得越來越重要。
很多中小網站,當然也希望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
必應搜索的出現和低價策略,也符合這些中小網站的需求。
不到2個月的時間,必應就和20多家中小網站建立了合作關系。
雖然從流量上看,還比不上任何一家門戶網站。
但這對于老李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開始了。
公司開始有收入,就證明能夠活下來了。
有時候,一家公司在關鍵時期,運氣也非常重要。
老李作為這個時代的“氣運之子”之一,顯然不會缺乏運氣……
就在這時,必應第一輪的投資者IyPartners又給老李帶來了驚喜。
IyPartners的創始人之一,斯科特·韋爾奇(ScottWelch),早年創建一家購物搜素引擎企業時,曾獲得過德杰豐(DJF)的投資,他向德杰豐推薦了必應公司。
當時雖然股市開始下跌,但人們還對股市回暖抱有幻想。
德杰豐作為全美排名前三的風險投資公司,對于中國市場還是很有興趣的,尤其是在錯過了易趣公司之后。
所以,德杰豐很快就對必應展開了投資前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