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還是要多做一些對這個世界有益的事,化解一下才好!
…………
就在隋波琢磨老馬的時候。
深市的小馬哥這邊,卻陷入了左右為難之中。
曾李青出去融資了一圈,還真有收獲。
他找到湘大的校友,剛剛創立A8音樂的劉曉松,又通過劉曉松找到了IDG深市負責人王樹。
王樹本來在這種資本寒冬里,比較謹慎。
看了騰訊的BP,數據不錯,但還是不敢投。
但是聽到隋波是之前的A輪投資人,頓時有了興趣。
他匯報給IDG總部的老大王功權,時任IDG高級合伙人的王功權親自南下,談這個項目。
本來曾李青還通過關系找到了盈科。
這時盈科剛剛因“蛇吞象”收購香港電訊而名聲大燥,不差錢!
可是因為香港最著名的網絡股T.c最近的暴跌,
小李覺得互聯網這塊沒什么投資價值,就拒絕了——歷史再次在這里,拐了小小一個彎。
小李在這個世界里,以后再也不會被人笑話“有眼無珠”了……
可是對于騰訊而言,只有一家IDG也不夠啊。
IDG的投資習慣,一般不會超過500萬美元。
同時,因為現在的大環境,IDG對騰訊的估值并不高。
能夠勉強和隋波之前投資的估值持平,就不錯了。
小馬哥這次想多融點錢,
他相信隋波的判斷,這次的互聯網寒冬時間,可能會很長。
按照QQ現在的發展速度,如果只是幾百萬美元的話,很快又燒光了……
IDG給出的估值,遠遠達不到小馬哥的要求。
世界的軌跡就是這么奇妙……
就在這時,又有一家公司出現了,正是南非MIH。
MIH是一家總部設在南非的投資集團公司,是南非最大的付費電視運營商,當時是納斯達克和阿姆斯特丹兩地的上市公司。
多年來,它持續在新興國家投資新媒體,是“全球前五位的媒體投資集團之一”。
1997年,MIH進入中國,參與投資了《帝都青年報》、脈搏網、體壇傳媒等。
當時,以庫斯·貝克(KoosBerkker)為首的MIH公司管理層,非常看好互聯網,也看好中國。
他們認為,中國有那么多的人口,未來一定會有很好的前景.。
他們在1999年也想搞一個門戶網上市,就是帝都的脈搏網。
但是發展速度很慢……
之后新浪、網易、搜狐在納斯達克上市,且表現不佳。
那么脈搏上市的可能就沒有了。
于是MIH調整策略,將脈搏網壓縮,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標的。
這時,恰好MIH中國業務部副總裁網大為,在到處尋找投資目標時,無意中在網吧里看到很多人都在上QQ。
于是覺得這家公司一定很厲害,有那么多用戶!
網大為主動找上門來,對于小馬哥等人來說,自然是驚喜。
但問題又來了,
MIH公司也是不差錢的主,直接給小馬哥報出了一個高價。
第一,對騰訊的估價是6000萬美元,MIH愿意用其在當時投資的世紀互聯的股份來換;
第二,MIH希望成為第一大股東。
這個條件讓小馬哥非常糾結。
首先,這么高的估值讓他很高興,這可比之前隋波投資的時候翻了14倍!
但是,一來他不愿意換股,二來,大股東現在是隋波,現在又冒出個MIH,怎么搞?
這時候,小馬哥也不得不給隋波打電話了。
隋波因為把公司平時管理的投票權,都授權給了小馬哥,所以很少參加騰訊的董事會。
一直以來,他的目的很簡單。
只要持有騰訊股份,和小馬哥保持好關系就行。
但再次融資這么大的事,最后肯定是要隋波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