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隋波因為前世的記憶,知道騰訊未來會在社交領域,達到什么樣的恐怖規模。
但現在不是還沒有嗎?
EM既然發展的這么好,如果不給予支持,那就真有點買櫝還珠了!
隋波點點頭:“說實話,因為騰訊的小馬哥是我朋友。
你們也知道,以前BBS時代,我一直都在馬站混,和小馬哥關系不錯。
所以才在他困難的時候,投資了騰訊……
不過,這不影響咱們EM和QQ的競爭關系。
你們該怎么打,就怎么打!”
這時候,隋波必須給自己下面的團隊鼓勁,不能拉后腿啊!
“不過,你們有沒有分析過,為什么QQ能夠搶占EM的市場份額?
按道理來說,社交是遷移成本很高的業務模式,一旦用戶的社交鏈形成,是非常難改變的啊?”
隋波有些不解。
周杰解釋道:“這主要是因為EM和QQ的社交理念不同。
EM是誕生于校內網,從一開始,用戶的關系鏈就是以熟人社交為主。
而QQ有一個比較獨特的功能,是可以通過搜索QQ號,一鍵添加陌生人。
也就是說,QQ的社交鏈是陌生人社交。
這樣他們就避開了EM的用戶熟人關系鏈,而是讓用戶可以通過QQ去添加陌生人。
現在很多的EM用戶,同時都會下載EM和QQ,和朋友聊天用EM,和陌生人聊天用QQ。”
隋波恍然。
這要從最初EM的設計說起,
當初推出易信時,為了快速拓展用戶,采用的是郵箱賬戶登錄。這一點和MSN有點像。
同時,可以直接將校內網的好友直接遷徙到EM上,所以才能一推出就擁有上百萬用戶。
前期占便宜了,后期就要吃虧……
畢竟熟人社交的關系鏈是有一個上限的。
一個人朋友再多,也不過幾十上百人而已。
可QQ的陌生人添加就沒有這個上限了……
隋波記得前世很多QQ達人,擁有幾千個好友玩似的。
在QQ群出現后更夸張,500人群、1000人群、2000人群……
這對用戶拓展是非常恐怖的。
周杰還在繼續解釋:
“我們也仔細分析了QQ發展的過程,發現除了陌生人社交的模式之外,
他們在軟件上的迭代速度非常快,經常是三天就推出一個小迭代版本,不斷的優化和升級。
另外,他們還做了很多小創新,
像離線消息功能,直接添加陌生網友、卡通形象等等,這些對用戶而言就不斷的有驚喜,也因此獲得了很多用戶的喜歡。”
隋波嘆了口氣,這就是小馬哥這幫人厲害的地方。
小馬哥、張志東,包括騰訊前期的一幫程序員,都是特別玩命的主,在技術上也沒問題。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騰訊獨特的產品文化,“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前世時,他們就是靠著這一招,打敗了決策緩慢的MSN。
而且,騰訊窮啊!
正因為他們沒有錢,沒有那么多服務器,逼的他們只能在技術上不斷創新,優化性能。
通過算法的精巧,降低CPU的消耗,把一些運行放到更底層的數據庫等等方式,來減輕服務器壓力。
反過來,這些技術和功能的優化,又在客觀上提高了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