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老李的必應搜索跟進極快!
必應和老李,果然不出隋波所料,
看到百度的動作后,也飛快的轉向,跟隨百度的腳步,推出了大名鼎鼎的“競價排名”。
也不知道,這次老李有沒有和前世一樣,發生著名的“大鬧董事會”的故事。
雖然因為現在必應搜索的流量還很小,但因為必應和很多中小型網站都有合作,
這種競價排名的方式,比起百度搜索的“關鍵詞廣告”而言,只要花錢,就能夠占到更好的位置,甚至能夠直接在搜索結果中展現。
另外,老李又祭出了他當初突破百度搜索的絕招——“低價策略”。
必應搜索“競價排名”的關鍵詞廣告費用,普遍比百度搜索低50%。
所以,必應搜索的“競價排名”業務,也受到了不少小企業的歡迎。
尤其是老李注意到,百度搜索不容許醫院類客戶投放關鍵詞廣告。
所以另辟蹊徑,重點開拓民營醫院類客戶……
隋波看到這一切,
只能暗嘆一聲,不作死就不會死啊!
但不得不說,必應這一套招數打出來,的確也獲得了不錯的發展。
雖然在搜索的市場份額上,還遠遠不及百度。
但是營收方面,也開始做的有聲有色。
隋波暫時還不太擔心必應,
畢竟市場占有率低,價格低,這兩點已經從一開始,就讓必應和百度之間產生了距離。
不要小瞧品牌和定位的作用。
時間一長,用戶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印象:必應搜索不如百度搜索……
真正開始令隋波警惕的是,
2000年9月開始,Google低調的推出了中文版,開通了中文搜索服務。
開始進入國內搜索引擎市場!
雖然Google在國內的名氣這時還遠遠比不上百度搜索,甚至必應搜索。
但在網民的知名度,卻在悄然提升。
一些論壇上,已經開始有網民將Google親切的稱為“狗哥”……
隋波知道,不能任由Google就這樣發展起來!
因為國內的互聯網發展比美國慢,很多互聯網公司一開始,都是抄襲美國的互聯網公司模式。
所以不覺間,也給大眾形成了一個印象,那就是國外的網站技術,一定比國內好……
必須要改變用戶的這種認知!
隋波想了一下,決定提前先把Google在國內干趴下!
不能給他發展的機會,否則未來更難遏制。
要等到國家因為信息管制的原因出面,還有幾年的時間,
而且這樣,也顯得百度勝之不武!
隋波讓王峰和周楓等人,策劃了一個“BaiduVSGoogle——兩大搜素引擎對決搜索之巔”的“十萬人公測”活動。
這個活動,百度公司聯合了人民日報網絡版、電腦報網站等數家專業網絡媒體,共同舉辦。
公測采用美國著名計算機科學家,烏迪·曼伯爾(UdiManber)提出的一種叫UDItest的搜索引擎質量評估標準。
由用戶在沒有任何暗示的情況下,對兩種搜索引擎的結果,進行等級評分。
最后,通過大量的用戶評分統計,來得到兩個搜索引擎的質量評分。
這一公測活動,從10月10日到10月28日,為期19天。
共有來自全球各地的135098名絡用戶,使用了多達680150個搜索關鍵詞,對兩大搜索引擎進行了評測。
最后的結果中,超過55%的用戶選擇了“Baidu比Google好”的選項。
最后的總評分中,Baidu以高于Google分數0.24分的優勢,成為了中文搜索的優勝者。
由于雙方的最高分均為2分,因此0.24分的差距就已經非常大了!
可以說,在這次中文搜索的巔峰對決中,百度無論是在搜索結果,還是用戶體驗上,都戰勝了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