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6月,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內,是激烈動蕩的一個月……
首先,國內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再次上演“宮廷政變”。
這一次出局的人,是公司創始人,CEO王志東!
6月3日,新浪董事會在美國加州桑尼維爾,新浪北美總部召開。
在這次董事會上,包括大股東代表陳立武(華登國際),段永基(四通集團)以及姜豐年(董事長)、獨立董事陳丕宏(美國宏道資訊)、曹德豐(機構投資者代表)等6人,
一致通過了一項董事會決議:
免去王志東新浪CEO、董事職務。CEO由茅道臨接任,總裁由汪延接任。
董事會做這一決定理由是,
新浪目前業績并不理想,上市時的17美元現在居然只有1美元左右。
新浪作為全球華人第一大門戶網站,竟然讓幾乎每一個投資者都血本無歸,這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而面對新浪的股價近來不可遏制的跌勢,
王志東作為公司CEO,只是毫無對策地等待經濟復興,這是不可容忍的!
王志東就這樣,
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董事會宣布“因個人原因主動辭職”了……
消息傳回國內,頓時引起了媒體和業內的軒然大波!
用媒體的話說:
“太突然了,中國網絡界在它最結實的地方塌方了!”
要知道,在這之前,雖然互聯網上市公司的股價都在暴跌,
三大門戶網站里,搜狐、網易都傳出了各種負面消息,
但新浪還是一直很穩定的……
卻沒想到,
新浪不爆新聞則以,一爆就是個大新聞!
一時間,“陰謀論”、“新浪內部斗爭,王志東落敗出局”之類的文章,充斥在各大媒體的版面上……
雖然沒有像老王那么慘,
被自己創辦公司的董事會,給掃地出門……
但搜狐老張,今年的日子也非常難過:
先是3月份,搜狐股價跌破1美元,一度跌到0.5美元,面臨摘牌險境。
老張急飛美國,跟投資人介紹搜狐的業務發展情況,
之后搜狐又公布了它第一財季的報告,
報告顯示:它在今年頭三個月的凈營收額為250萬美元,較上一季度增長了13%。
由于這一成績是在網易推遲財季報告、新浪收入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完成的,
市場對搜狐相對看好,股價也回彈到了1美元以上。
老張剛剛松了口氣……
緊接著,4月23日,帝大青鳥以1.18美元的價格斥資360萬美元,買下英特爾手中的307萬股搜狐股票,獲得8.6%的股權。
到5月7日、8日,青鳥再度出手,以230萬美元(每股1.73美元)的價格,接手電訊盈科的互聯網風險投資公司(ICREATIONS)的134萬余股;
以386萬美元的價格(每股1.68美元)買下高盛等五家機構,所持的230萬股搜狐股票。
至此,青鳥共獲672萬余股,持股比例達到18.9%,一躍成為搜狐第三大股東。
僅次于第一大股東、公司創始人張朝陽,和第二大股東香港晨興科技。
其意圖入主搜狐之意,已經是彰然若揭!
老張反應也很快,馬上祭出了“毒丸計劃”,
搜狐董事會的六名成員,分別是張朝陽、愛德華.羅伯茨、托馬斯.格歷、JamesMcGregor(道-瓊斯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兼首席商務代表)、Geeg(晨興科技CFO)、PhilipRevzin(道-瓊斯公司副總裁)。
很顯然,這是一個饒富商業經驗的、國際化的董事會!
在洞悉了青鳥的意圖之后,搜狐董事會迅速達成一致,共同防御,通過了老張的毒丸計劃。
毒丸計劃的正式名稱,叫“股東權益計劃”。
按照搜狐向美國證監會的申報材料,
在2001年7月23日工作日結束時登記在冊的搜狐普通股股東,均享有優先購買權,購買面額為0.001美元的占搜狐公司所發行的特種優先股千分之一的股票,執行價格為100美元。
這一優先購買權,在有人或機構收購搜狐股票達20%時啟動,有效期為10年。
簡單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