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將來集大成者,
就是和隋波同屆,水木電子工程系97級,現在正在美國特拉華大學留學的王興,和他的美團。
所謂的O2O“新模式”,也不過就是這些業務,表現的形式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了而已。
在隋波前世,
美團雖然是以團購和外賣起家,阿里則是以口碑的本地餐飲和生活信息切入。
但美團和阿里,都在瘋狂的擴張本地生活服務的護城河。
阿里推出飛豬(旅游)、收購餓了嗎(外賣)、復活口碑(生活服務信息)、投資哈嘍單車()推出淘票票(票務)、投資滴滴的同時還搞高德打車(地圖、打車)……
在本地生活領域的布局,不可謂不廣!
而且也通過這些本地服務業務,有效的推動了核心業務——支付寶的流量入口功能。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
在相對每一個獨立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巨頭后進的布局,除了完全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外賣和打車業務外,
其他業務,都無法占到行業領先的地位。
比如:
在線旅游最強的、市場份額最高,還是1999年成立的攜程。
房產信息中介市場份額最高的,還是1999年成立的搜房(房天下),以及傳統房屋中介公司轉型的鏈家等。
就連生活信息服務方面,美團要不是靠著并購大眾點評,也很難和口碑抗衡。
而大眾點評,成立于2003年。
本地生活信息服務中,始終占據較高市場份額的58同城,成立于2005年。
就算阿里的口碑,也是收購了李治國在04年創立的口碑網。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
這些垂直領域的本地生活服務,也就是線上+線下的“O2O”模式,其實在現在這個PC互聯網的發展前期,就已經開始出現。
并且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了很高的用戶知名度;
尤其是在線下行業合作伙伴的積累上,具有較大的優勢。
隋波也是在收購了焦點網之后,
才開始認真思考這方面的業務方向的。
其實隋波一直以來,都對本地生活服務的業務模式比較感興趣。
畢竟他也是從那個移動互聯網時代,重生回來的。
已經習慣了無處不在,快速簡潔的移動應用。
就連易趣創業初期,BBS+線下的裝機項目。
也可以看成是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的一種變型模式……
所以,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兩個事情,他心里一直都記著。
一個是O2O的本地生活服務;
另一個,就是移動操作系統。
不過,移動操作系統,需要很長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時間。
現在才2001年,他還不算太著急。
至于本地生活服務……
經過一番考量后,
隋波還是決定,既然已經收購了焦點網,可以先組建相關的部門,嘗試性的進入這個領域。
也不求現階段能有什么大的發展。
而是可以這個過程中,摸索本地生活信息服務在PC互聯網時期,和電商平臺的用戶、客戶資源相結合的方式。
也算是對未來賽道,做個試點吧。
不過既然組建了本地生活事業部,隋波也希望能有一些成效。
至少,在現在來看,
利用易趣現有遍布全國的渠道,物流和地推人員,做一些前期的數據和商家信息積累;
利用易趣現有的龐大用戶群,收集相關的業務需求……
都是可以先做起來的。
而他也看上了一家非常有潛力的公司——攜程!
1999年4月,攜程四君子(梁建章、沈南鵬、范敏、季琦)創立攜程旅行網,獲得IDG50萬美元天使投資。
2000年3月,攜程又在互聯網泡沫前的最后時期,獲得軟銀、IDG、蘭馨亞洲、Ecity、上海實業五家投資機構450萬美元A輪融資。
2000年11月,就在互聯網寒冬一片蕭條中,攜程卻依然獲得了凱雷(Carlyle)、美國蘭花基金(Orchid)及香港晨興集團(Morningside)三家機構,8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可以說,攜程也是在這次互聯網寒冬中,活的不錯,而且獲得較好發展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究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