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集團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設立一個宏偉而遠大的目標。
并不斷的去找到下一個值得挑戰的任務。
也正是因此,
阿里才會從B2B,一直擴展到C2C的淘寶、B2C的天貓,支付寶(螞蟻金服)、物流(菜鳥)……甚至到后來的達摩院。
Google會用“X實驗室”,去承載那些面向未來的,看似沒有什么商業價值的研發項目;
才會提出“10倍哲學”,要求所有的產品和服務不要只優秀10%,而是10倍。
這樣就使得工程師們不能依靠以往成熟的經驗、模式和路徑,只能通過創新,找到顛覆性的創意,為行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而支撐他們不斷前進的源動力,就是他們深信“改變世界”的理想。
這真的很厲害……
他們不是像隋波這樣的重生者。
對未來,他們和其他人一樣,眼前都是一片迷霧,但他們卻能夠有這樣堅定的意志和信念。
這就真的不能說是“忽悠”了。
這是他們對世界,對未來,對技術敏銳的預測和判斷。
除此之外,他們還需要有巨大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周圍的人,同樣“相信”理想,并愿意為之奮斗!
老馬不懂技術,所以他走的是商業、人性這條路;
拉里佩奇走的則是純粹的技術、科技這條路。
小札有點擰巴,他想走技術,可FB的基因和核心卻是社交,所以達到一個頂峰之后,很難繼續突破,除非小札能為FB找到新的目標和方向……
這些思考,對隋波的啟發非常大。
是的,在2002年這個時期,中美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
無論是科技水平、綜合國力等方面,這時國內很多人還覺得美國的技術、產品什么都好。
但隋波是來自2020年。
他身上,有著現在中國人很少具備的“自豪”和“驕傲”。
這是此后20年,中國迅猛發展,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深入人心后,中國人身上所特有的覺悟!
他并不覺得,美國有多么強大而不可戰勝,尤其是在互聯網領域。
Google也罷,Facebook也罷,Amazon也罷,這些未來的美國互聯網巨頭公司。
在現在這個時間點,
比起百度、易信(EM+Facebook)、易趣,也不過如此而已……
大家的起跑線都差不多!
隋波就不信,
通過分享硅谷人才,提前布局,現在就開始以他們為目標,展開長期備戰的競爭。
再背靠中國廣闊的市場和人口紅利,經濟快速增長的大環境。
再過20年,在全球范圍內,不能和他們一較高下?!
現成的例子就是華為。
老任是隋波非常佩服的一位企業家,他的格局之大,可以說在國內企業家中,無人能出其右。
也就老馬能追趕一下。
隋波打定主意,這次回國,在穩固了國內市場之后。
就要開始啟動全球戰略了!
百度打頭炮,搜索是互聯網信息的入口,也是最容易打開局面的業務。
繼美國公司之后,要在全球都設立分支機構,先從“翻譯”這個產品入手,和Google從全球的信息數據上展開爭奪;
易信隨后跟上,以EM和海內網,先從亞洲開始入手。
歐洲先用Facebook來打,阻力小一點;
最后是電商,考慮到物流和資金流的限制,可以先以收購和投資的方式進入其他市場。
隋波想到這里,又不禁聯想到了老馬和小馬哥。
如果電商開拓海外市場,老馬一定會非常敏感。
估計,阿里很快就要從C2C入局了。
至于小馬哥,
看周杰匯報的郵件,現在QQ似乎被EM打的有點狼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