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也被很多互聯網創業者和產品經理們,奉為圭臬。
老周的借勢營銷手段之高超,從3Q大戰后緊接著上市的過程,就可見一斑。
“中國互聯網唯一能和騰訊抗衡的公司”。
這就是360上市時的宣傳口號之一……
能夠在BAT幾大巨頭輪流摁在地上打,以及幾乎全江湖的抵制下……,他和他所帶領的360依然強勢崛起,已經充分說明了他的能力!
宋健曾經和老周在方正時是同事,打交道比較多。
隋波在問他對老周的印象時,他評價說:
“他在方正的名氣挺大,但是不受歡迎。
主要是性格太張揚了……,在方正那種相對保守的環境里,他就像是個異類。
不過在軟件部,他還是很有權威的,技術實力很強。
他當時搞了個“飛揚”郵件系統,還曾經找我談過,希望公司能給予支持。
我倒是很感興趣,不過集團的高層領導不太認可,現在想想還有點可惜……
這個人有想法、有沖勁、有技術,是個人才!
不過性格上就有點特立獨行,情商不高。”
也是,情商高話,老周后來也就不會得罪那么多人了……
隋波現在站的角度高了,看問題也和前世不同。
他更多的是思考:
為什么是3Q大戰?
而不是3A大戰?3B大戰?
為什么總是騰訊遇到一波又一波的挑戰者,而不是阿里、百度呢?
歸根結底,還是商業模式和競爭壁壘的原因!
“騰訊帝國”雖然恐怖且龐大,但它的一切業務的核心,都是QQ!
QQ擁有著巨量的用戶規模,作為平臺,承載了騰訊最賺錢的游戲、互聯網增值服務、門戶網站等等諸多模式。
可偏偏QQ是個純粹的軟件,技術門檻不高……
所以最強的一點,卻也最容易被攻破。
前提是能夠有足夠優秀的產品,來作為用戶的替代。
從3Q大戰中,360用了短短一周時間,就搞出了一個“360扣扣保鏢“,直擊騰訊的要害,逼迫著小馬哥做出“二選一”的策略,就可以看出。
這種以一款社交軟件為根基的商業模式,存在著巨大的弊端。
可以說,要不是恰好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微信又恰好出現,騰訊帝國后來會怎么樣還很難說!
相反,阿里的電商模式,則存在著巨大的競爭壁壘和門檻。
一旦形成規模,幾乎很難被輕易顛覆……
這一點從阿里自從戰勝ebay易趣后,就幾乎罕逢對手,之后的十多年所向披靡的發展起來,就可以明顯看出。
而百度也是如此。
搜索引擎的技術門檻本來就高,而長期的市場領先帶來的品牌知名度、用戶認知,以及龐大的數據積累形成的知識圖譜,對于后起的挑戰者而言,難度太高了!
除非大時代變遷導致的技術變革,否則超越幾乎不太可能……
直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才漸漸失去了威力。
但這時,真正顛覆性的統治級產品,其實并不是讓百度焦頭爛額的頭條“信息流”。
而是手機操作系統!
安卓應用商店和蘋果IOS的AppStore,變成了所有移動互聯網產品真正的“入口”!
這也是為什么隋波一直在考慮,百度必須提前做準備,搞手機操作系統的原因。
搜索引擎公司如果沒有手機操作系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必死無疑!
由此可見,安卓對Google的價值所在……
就算要自研,安卓也不能留給Google,必須提前買下來!
這件事,隋波準備交給陸奇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