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珠海的路上,隋波一直在思考國內零售連鎖行業的現狀。
對于易趣的B2C業務而言,
除了起家的IT和圖書等主要經營的品類外,接下來重點發展的品類,就是手機和家電(大家電及白色家電)。
目前易趣的3C中最核心的IT品類(電腦、外設、軟硬件),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期。
這是受到目前國內IT產業發展規模所限制的。
只能是跟著互聯網用戶的增長,保持平穩增長趨勢……
而且這還牽扯到,和各IT廠商原有經銷渠道的博弈。
以當前的中國用戶消費習慣,電商的市場份額,目前只能占到零售市場總量的5%左右……
所以,易趣想要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就必須要繼續擴充品類。
整個3C產品分為大家電、數碼通信、IT。
IT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
其中電腦市場624億;顯示器,多功能一體機,刻錄機以及外部磁盤存儲系統等外設市場規模剛剛過百億。
數碼通信市場規模更小,接近200億:
其中數碼相機市場數碼攝像機市場播放器市場15.55億;PDA市場58.56億元,閃存盤市場10.73億;移動硬盤市場19億……
手機通訊市場當然是另一個重點品類,市場規模高達1200億!
但是,大家電的體量依然是最大的……
一年的總盤子有接近2000億!
畢竟家電是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而且隨著中國房地產進入“黃金十年”的發展期,家電產品也是用戶的剛需!
至于其他品類:
圖書整個市場體量太小,百貨品類價格低……
所以,隋波在完成了易趣在全國的物流中心的初步布局后,就決定進入家電領域!
就像之前他曾計算過的:
如果能夠搶在國美、蘇寧等零售連鎖巨頭,還沒有形成氣候的時候。
搶先(同步?)進入家電領域,“以打促和”,就可以在前期形成一個比較平衡的局面,和這些零售巨頭們,進行線上和線下的勢力范圍劃分。
京東在前世進軍家電品類時,被零售連鎖巨頭們“圍毆”,打得那么辛苦……
歸根結底,就是當時京東弱,蘇寧和國美實力強!
要不是互聯網是時代的大趨勢。
要是按照正常的商業競爭,還真不好說,京東能不能突圍出來……
從1999年起,國美走出帝都,開始布局全國,中國家電市場,可謂諸侯混戰,群雄爭霸。
其中,在帝都,除了國美電器,還有大中電器;
在金陵,有蘇寧電器、五星電器和金太陽;在魔都,有永樂電器;在泉城,有三聯商社……
其他各個省市的零售連鎖巨頭們也是山頭林立,各自為戰。
到了2004年。
經過了幾年在全國范圍內,快速開店的跑馬圈地后,在家電零售領域,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國美、蘇寧、永樂、五星、大中五強爭霸的局面。
國美排第一,銷售額230億,門店197家;
蘇寧第二,銷售額91億,門店123家;永樂第三,銷售額82.67億,門店108家;五星第四,銷售額73億,門店120家;大中第五,銷售額64億,門店70家。
其中國美無疑是一騎絕塵,氣勢極盛!
現在這個時間點,也非常特殊。
正值國美借殼上市,老黃套現出了大量資金,即將開啟瘋狂并購之路的前夕。
正是他接連收購永樂、大中,從而引發了行業大洗牌,并最終形成“美蘇爭霸”兩大零售連鎖巨頭競爭的格局。
也開啟了連鎖零售行業的“黃金十年”!
舉個例子:
在2005年,蘇寧將擁有門店224家,營收159.36億,凈利潤3.51億;
到了2012年,蘇寧擁有門店1705家,營收983億,利潤26.83億!
國美的發展速度雖然慢一點……
但那是因為老黃在08年進去了,不然,國美在中國商界這個江湖中,也絕對是一方霸主!
隋波估算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