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618當天的促銷力度最大而已。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電視臺、電臺、報紙;網上的各大網站,也都紛紛出現了“10億補貼!易趣618大促”的廣告。
這種高強度、密集覆蓋的大面積廣告投放,自然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不得不說,商業社會有其自身的規律。
錢花到位了,效果自然就出來了。
尤其是在2004年的中國,人們還沒有對無處不在的廣告感到厭倦,
電視廣告雖然沒有90年代時那么“神奇”的效果了,但易趣“10億補貼”的噱頭,已經足夠引起廣大老百姓的興趣了!
對于易趣的“大促”,搞出這么大的場面,所有傳統連鎖零售公司都沒有想到。
一時間,不光老黃的國美內部,開始有點慌亂。
就連遠在金陵的蘇寧老張,也召集手下人開會討論起來。
這個網上商城,真的能有這么大的銷量嗎?
易趣的這次促銷,會對我們的銷售有多大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應對?是不是也需要搞一次促銷?……
6月1日這天,隋波在公司里,盯了一天的系統后臺。
發現雖然訂單量激增,比平時翻了差不多5倍,但提前做好技術準備的系統依然一切正常,網頁沒有卡頓,下單流程順暢,支付系統正常……,也就放心了。
后續的事情,交給宋健等人盯著。
隋波則和張奕,悄然登上了飛往魔都的航班。
…………
這次去魔都,是去見見永樂陳曉。
在沒有發生“國美黃陳之爭”前,其實陳曉在中國商界中,名聲還是非常不錯的。
他也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
1959年初出生于魔都,童年不幸,一場小兒麻痹殘廢了一條腿,少年喪父、中年喪妻,命運還是比較悲催的……
1985年開始從事家用電器銷售,經歷了原國營電器公司——永樂電器從初創、輝煌、衰落與死亡的全部過程。
1996年,在公司倒閉后,陳曉帶領46名同事集資100萬元,買斷永樂電器的品牌,創建永樂家電,重新創業。
8年時間,永樂從成立初年銷售額只有100萬,到2003年實現銷售突破100億元,銷售產品達5萬種,在滬、蘇、浙、粵、閩、豫、川等地,已擁有近100家的家電連鎖大賣場。
成為國內家電連鎖業的領頭羊之一。
尤其是在魔都地區,永樂銷售額65億元,占60%強的市場份額。
陳曉也因此,獲得2003年度“中國零售業十大風云人物”殊榮。
雖然在市場規模和擴張速度上比不上國美、蘇寧,但永樂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卻非常出色。
不過,在優秀的運營和盈利下,永樂現在卻蘊藏著很多危機。
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短缺,擴張乏力。
就拿永樂之前,曾為人稱道的“聯盟策略”來看:
2002年,陳曉首創境內自由合作、連鎖采購聯盟的先河,與帝都大中、青島亞泰、河南通力和成都百貨等區域性家電連鎖企業一起,成立了“中永通泰”,一家家電集中采購公司。
后來又有浙江五交化、廣州東澤、深圳銘可達等6家家電流通企業的加盟。
最終形成由11家在各自地區家電流通領域,數一數二的企業組成的大聯盟。
以此來對抗國美、蘇寧的全國性擴張。
可這種看似美好的“聯盟”卻是問題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