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作為易趣的合伙人,如果太關注自己的利益……
就未免有些不太符合易趣的價值觀了!
從大家的事業整體來看,趣游并入易迅,顯然是更符合長遠發展和戰略布局的。
張奕作為“二把手”,第一個表態道:
“趣游獨立上市不具備可行性!
趣游要從易趣拆分到獨立上市,這個流程和時間可不短,且不說,又要花費幾百萬美元的上市費用了……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想清楚為什么做這件事!
趣游現在的發展核心問題,是缺資金嗎?
我看不是!
易趣賬面上還有8億多美元,投入游戲研發不夠嗎?運營費用不夠嗎?
而且,現在趣游運營,是依托易趣的“大中臺”系統,布置在全國的數萬臺服務器。
這些剝離之后,趣游就算上市,融到錢之后還要重新投資。
這筆錢完全沒必要花……
趣游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易迅的用戶群體;
是要和易迅的音樂、文學、對戰平臺等業務形成內容生態;是要充分利用易趣現有生態的資源,為用戶提供更超值的游戲體驗。
我認為,這些才是趣游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不是急于獨立上市。”
張奕和許朝軍沒什么特殊的交情,所以就事論事,言語也非常犀利。
宋健作為易趣總裁,第二個發言:
“趣游剝離出去,我還真有點舍不得,畢竟現在游戲業務貢獻了集團接近50%的利潤。
不過從長遠看,游戲業務的確不是易趣發展的重點。
接下來,我們還要布局波總制定的“新零售”渠道建設和“大數據”戰略,投資規模也比較大,的確沒辦法給游戲業務太多的支持。
所以,我是同意趣游剝離的。
至于是由易迅收購,還是獨立上市……
我也同意Joe的意見,還是易迅收購,更符合趣游的長遠發展。”
“合伙人會議”的機制是合伙人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
最后的決策,一人一票,少數服從多數(75%通過)。
隋波作為永久合伙人,有一票否決權,但沒有一票決定權。
這一點是和前世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不同的。
老馬設計的合伙人制度主要是為了公司控制權,所以合伙人的權利,集中在董事會選舉投票權。
而隋波設計的合伙人會議主要是為了群策群力,集體決策。
所以合伙人的權利更大,在所有易趣系的重要事務上都有決策權。
同時,他自己有一票否決權,是為了防止大的戰略方向失誤;
而沒有一票決定權,也是為了限制自己將來有昏了頭的時候,所有合伙人都反對的事情,他就需要再考慮考慮了……
至于所有合伙人串通,一起反對他……,這種極端情況,基本上很難出現!
且不說隋波的個人權威,每一個合伙人又都是他親自挑選的,從人品到價值觀都是經過觀察和他保持一致。
就算偶爾有人掉隊了,或者心思有變化,他也可以及時剔除掉。
現在有19個合伙人,未來可能更多,20或30人。
誰有這么大的能耐,在隋波眼皮底下,串聯所有人反他?
就算將來,合伙人會議制度不太適宜新的局面和發展趨勢了……
隋波一句話也能廢除掉,再換一種新的決策機制。
這就是他作為創始人、大股東的權威和霸氣!
“合伙人會議”最終以18:1的票數,通過了易迅收購趣游網絡的方案。
對此,許朝軍在會議中表示:
雖然他依然認為獨立上市更有利于趣游的發展,但他服從合伙人會議的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