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都在不斷的思考,殫精竭慮的未雨綢繆;
甚至無數個不眠之夜,都在反復斟酌,怎么才能躲過那些大環境的風浪,公司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從公司文化、價值觀、愿景;
到什么時間進入什么業務,調配資源、人才,確定方向;
整風,不斷調整架構,自我變革和升級……
管理、財務、技術、產品、市場、營銷,任何一個環節,他都是親自在盯著。
要不是重生一世,有著曾經的工作經驗和對歷史的熟知,又在巨大的壓力下不斷的自我學習和成長,就算是隋波,也不一定能挺過來!
這個時代有多少嬌子?
強如老馬、小馬、老李、老周這些人,也都曾經歷過慘痛的失敗。
許朝軍不像周楓,甚至不像周杰,他沒有真正做過一把手,始終都是負責一個方面。
說實話,隋波不看好他在盛大的前景。
老陳對他的期許越高,將來或許他會跌的越重!
不過,既然許朝軍已經離開了。
隋波也只能是祝福他了……
…………
經過這件事后,也給隋波提了個醒。
雖然在前世,
人們都普遍習慣把2005年,視為是互聯網第二次浪潮的開端。
甚至還產生了一批非常有名的“05級”公司。
58同城、趕集、去哪兒、奇虎360、校內(人人)、YY、土豆、豆瓣、汽車之家、51、56、9158、PPTV……
這些令人耳熟能詳的網站和公司,都是在這一年里成立。
在中國互聯網短短十幾年的歷史中,從沒有哪一年像2005年這樣,無數未來的群體性人物在默默生根,并在之后的幾年里,群星璀璨。
甚至BAT真正奠定巨頭的根基,也是在05年……
在這一年里,老馬以付出40%股權,未來無數股權糾葛的沉重代價,拿到了雅虎中國和10億美金。
這筆錢為淘寶最終戰勝Bbay易趣,奠定電商帝國雛形功不可沒;
騰訊在這一年,重點做了三件事:打敗MSN、成立拍拍網試水電商、收購張小龍的Foxmail,并為其開設騰訊廣州研究院,無意中打下了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第二次騰飛根基。
百度則是在這一年上市,首日掛牌,百度股價高達120美元,很快以高達354%的漲幅,刷新了美國股市213年以來外國公司首日漲幅的最高紀錄。
老李一時風光無二。
當時,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志武曾評價:在對科技進步的激發作用上,我認為‘神舟六號’的作用還不如百度來得大。
如此輝煌,如此耀眼的2005年……
而真正身處這個時代,隋波才發現,
新的浪潮,早已在04年就開始起勢,并漸成星火燎原之勢!
任何事情都不是突然發生的。
海嘯在出現之前,海底的地震早已山崩地裂;
臺風在來臨之前,深海中早已風云聚會;
火山在噴發之前,巖漿早已沸騰到了極點……
那些集中在05年出現的現象級公司背后,
其實是早在04年,就已經開始逐漸火爆起來的互聯網創業環境!
這時的帝都、魔都等大城市中,
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互聯網創業者聚會。
像在國貿、中關村等地的星巴克里,幾乎每周都有兩到三次這樣的聚會。
參加者都是些準備創業或者開始創業的人。
這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