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像隋波這樣“大佬”的內部信,幾乎就相當于公開信……
易趣系太龐大了,人員眾多,其中又不乏新浪這樣的新聞媒體。
第二天,這封“內部信”的全文,就出現了新浪首頁的新聞頭條版塊,并很快在全網傳播開來!
不同的人,從隋波這封內部信中,獲取到的信息點也各有不同:
那些有志于在互聯網領域創業的人們,看到的是:
作為業界公認的,國內對互聯網思考最深入,理解最透徹的“戰略大師”隋波,親自承認,新的一輪互聯網發展浪潮即將到來!
這無疑是對他們的創業夢想和信心,一種極大的鼓舞。
其他競爭對手,像老馬、老李等人看到的是:
隋波竟然在97年的時候,
就已經確定了電商、搜索、社交三個核心賽道的戰略!
看看現在的互聯網市場的現狀,再回想7年前,當時的他們還都是一心茫然……
仔細想想,何其恐怖!
傳統零售企業、制造廠商,還有許多電商公司,看到的則是:
隋波對電商業務的定義,好奇易趣未來的“新零售”戰略和“大數據”戰略,到底是什么?
易趣接下來又會在中國的商業零售領域,掀起怎樣的新變革?
國新辦、版署、文化部等主管部門則看到的是:
隋波在信中提到的,易迅接下來的“互動娛樂”戰略轉型。
“互聯網+文化創意產業”?
中國網絡文化軟實力?
促進文化產業生態化協同發展?
嗯,這個提法和思路很不錯啊!
小隋同志的覺悟很高嘛,反應速度也很快!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際間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各領域競爭日益加劇,文化產業的重要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
03年以來,在**積極發展文化產業政策的指導下,國家集中出臺一系列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和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將發展文化產業,定位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種時候,
隋波作為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首富”,互聯網領域的代表性人物。
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發展戰略方向上的調整,以配合國家大的產業發展規劃,還是令人欣慰的。
而廣大網民吃瓜群眾,從這封信里看到的則是:
“隋波真“牛X”啊,這么多公司都是他的?”——很多近兩年才觸網的新網民,并不清楚易趣、百度、易迅等公司之間的背景和淵源……
“**太霸氣了,創業7年,身家幾百億,25歲的首富!
同樣25歲的我,現在還在搬磚(T-T)”
“偶像啊,我也想創業,能參加這個計劃嗎?”
“樓上的,首先你得先加入易趣系……”
“百度也要上市了?那豈不是說,波神的身家還要漲?我的天啊!”
“樓上,400億和500億有區別嗎?反正都是首富!”
“作為一名普通的易趣系員工,強烈支持大Boss,波神萬歲!”
“我只想問一句,**什么時候再寫啊?
既然連起點都收購了,就在起點上再開一本書吧,跪求!”……
百度貼吧、天涯、等社區論壇、門戶網站的留言區,到處都是網友們熱烈討論的身影。
不得不說,
這也是為什么前世時,像雷教主、老馬等互聯網大佬,都喜歡發內部信的原因之一。
由大佬親自發的郵件,通常比公司的市場公關部門對外發布的公告、宣傳稿之類的官方文件,更加接地氣。
也更能清楚的表達出他們對公司管理、對業務發展、對市場的一些思考。
充滿個人風格的內部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強化大佬的“人設”和形象。
這也是總裁營銷和品牌塑造的一部分。
當然,相比外界因為這封內部信引發的關注和議論,
真正受觸動最大的,還是隋波這份內部信的目標群體:
易趣系內部,那些已經感受到了大環境的變化,互聯網新浪潮襲來,內心的創業激情開始萌發的人。
在看到隋波的這封鼓勵內部創業的郵件后,很多人都心動了!
他們都是在易趣生態中工作多年的人了,
深知這個龐大的組織體系的能量和資源……
相比辭職出去創業,現在既然公司鼓勵內部創業,愿意投資并在項目成功后繼續跟投或者合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