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被有一些有創業想法,關系也好同事拉來,做項目合伙人。
隋波有點郁悶。
你妹啊!
就現在那些什么SNS社交、博客之類的創業項目,就想拉走這些小牛?
要不是通過這次的機會,隋波還真沒辦法一下從幾萬員工里,把這些小牛挖出來!
這些都是什么人?
譚思亮是趣頭條的創始人;
季昕華創立的UCloud,在云計算領域是少有能在阿里云等巨頭之下依然迅猛發展的公司;
許式偉是Go語言專家,也是分布式存儲和云計算高手;
黃偉更是語音識別方面的頂尖高手,他創立的云知聲,是可以和語音識別領域的巨頭科大訊飛扳手腕的……
這幾個人參與的創業項目,雖然沒有通過審核。
但這幾個小牛,既然被隋波發現了,他當然不會放過,隨后都進行了破格提拔!
譚思亮調任百度鳳巢擔任營銷總監;季昕華調任易趣云(原大中臺)任技術總監;許式偉調任易迅任技術支撐事業群技術總監;黃偉晉升百度魔都研究院語音識別項目負責人……
這一番調動,也在內網上引起了不少議論。
很多人發現:
哇!原來這還是一條可以讓大Boss認識自己的捷徑啊!
一下子,申請內部創業的人就多了起來。
隋波也無奈了……
他哪能記得那么多人?
既然見到了就順手為之,但是沒必要刻意去找。
前世的成就,只是證明了他們那時的機遇和基本的知識和素質。
這一世到底怎么樣,還要看每個人的努力……
于是隋波決定,將內部創業的項目標準更加正式化,采用了YC孵化器的項目審核方式:
1、內部創業項目,必須符合三個標準:
解決業務中的某個痛點的“微創新”;
不能光有idea(創意),必須有Demo;
組建完整的團隊;
這樣,至少能保證申請的項目相對靠譜,除了創意想法還形成了初步的方案或項目雛形。
2、審核方式為:
“創意-->報名-->線上海選-->孵化期-->線下評審-->跟進落地”幾個階段。
改變了隋波從一開始就親自審核的流程,這樣篩選幾輪后,能到他面前的都是比較優秀的項目了。
而且,其中的線上海選更是一個妙招。
讓集團內網的數萬名員工來評判項目創意的優劣。
這樣一方面能夠收集更多的基層員工的意見,來解決真正的痛點問題。
更重要的是,讓易趣系生態中的所有人都認識到,公司是鼓勵創新的。
并且讓所有人都有對“創新”的參與感。
通過評判和討論,讓大家對業務和創新的理解更深刻。
這一點意義重大!
………………
在易趣系內部,熱火朝天的搞起“內部創業”和“創新”時。
各項重點工作,依然按部就班的進展著……
易迅迅速的完成了合并趣游后的整合工作。
趣游的運營團隊和游戲工作室,全部并入易迅互動娛樂事業群,任宇昕擔任事業群總裁,直接向小馬哥匯報。
易迅組建了新的技術工程事業群。
用于趣游等內容業務并入后,龐大的帶寬及數據存儲需求和技術支撐工作,張志東兼任事業群總裁。
這也源自隋波將“大中臺”,進一步拆分為“碎片化中臺”的構想。
根據各業務線數據需求的不同,
以后可能會形成“數據中臺”(包括用戶中臺、內容中臺、應用中臺)、技術中臺(包括通信中臺、安全中臺)。
甚至更細分的“搜索中臺”、“知識中臺”、“研發中臺”、“業務中臺”等……
沒辦法,
在隋波前世的歷史中,可沒有出現過像易趣這樣,橫跨三大核心業務的龐然大物!
電商、搜索、社交(互娛)的商業模式,數據形態和應用場景,都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