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重要的,
就是隋波現在開始,就要對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進行提前的戰略布局了!
經過反復的思考,隋波對移動互聯網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手機操作系統(軟件);
2、智能手機(硬件);
3、移動芯片(移動互聯網的基礎和核心)。
操作系統方面,他計劃分為中美兩個基地,同時啟動。
硅谷這邊就是Andriod的研發,國內則是由百度研究院來自主研發。
這方面,隋波已經和易趣的獨董倪光南院士談過了。
倪院士非常激動,愿意幫助隋波去搜尋人才,搭建起一個國內頂尖的操作系統研發團隊!
自作研發操作系統,一直都是倪院士的一個夙愿和夢想。
智能手機方面,隋波還沒有完全想好……
是尋找國內合適的手機廠商,入股收購呢?
還是學雷教主那樣,重頭開始搭建一個全新的頂尖人才組成的團隊,以互聯網的理念來打造一個全新的品牌。
這兩個方向各有利弊:
入股現有的廠商,無論是在手機的供應鏈合作方,還是廠房、設備、工人等制造的基礎設施都已經很成熟了,流程完善。會節省大量的前期籌備時間。
但是在運營和觀念上,現在的手機廠商估計很難扭轉從現在的傳統手機向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的思維方式和運營模式轉變。
而重頭組建新團隊,團隊、人才、文化方面都會從一開始,就完全按照隋波的想法來建立。
但弊端就是整個供應鏈和生產性、工廠都需要新建,時間成本和投資成本太大。
到底怎么選擇,隋波還需要時間考慮……
最后,也是最麻煩的,就是芯片!
移動互聯網的基礎,就是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設備的普及。
而所有的智能設備中,最核心的都是芯片!
所以,手機操作系統和智能手機固然都很重要……
但要想在未來不受制于人,芯片更是重中之重。
隋波在前世時,曾親眼目睹華為被美國制裁的過程。
像什么取消華為和各大通信商的5G合作訂單;谷歌取消和華為的合作,不能使用Andriod操作系統;高通不給華為提供芯片等等。
雖然給華為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但都不致命。
華為通過多年前就未雨綢繆,悄悄自行研發的鴻蒙系統和麒麟芯片的“備胎”戰略,都扛過去了。
但是最后,限制所有使用美國產品和技術的廠商向華為提供產品,這才最致命。
因為華為不具備芯片制造的能力……
雖然隋波的易趣系是互聯網公司,看起來似乎涉及不到美國的核心利益。
但是,
隋波現在已經走到這個位置,又怎么可能沒有更遠大的抱負呢?
他對易趣系的未來,可不是僅僅定位在互聯網公司的!
Google也好,亞馬遜也好,發展到2020年左右時,旗下的業務也幾乎涉及到了科技未來的眾多核心領域,從智能領域,到自動駕駛、到生物科技、到太空探索……
從長遠考慮,
提前在信息科技的產業鏈上游——芯片領域進行布局,是屬于必然的選擇!
硅谷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源地,
除了英特爾這樣的巨頭之外,還聚集了超過10000家半導體公司,占全美半導體企業的95%以上,業務范圍覆蓋了產業鏈的所有環節。
無論是從芯片產業鏈的環節布局,還是突破專利壁壘,投資和收購一些芯片設計、研發公司,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
“**,我感覺這兩天,你總是心事重重的?
百度上市了,大家都很激動,可是我看你好像沒多興奮……
其實很多事,慢慢來,不用太著急,你已經做的比所有人都更好了!”
隋波所在的車隊,疾馳在景色優美的沿海1號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