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日當天,
微軟向美國華盛頓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
指控Google和前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違反了競業禁止協議(noncpetitionprise),同時也起訴了Google“挖墻角”的行為。
微軟認為:“作為公司高層,李開復博士了解微軟在搜索技術和中國業務戰略方面的商業機密。他所接受的職位,是為一個直接的競爭對手做同樣的技術和戰略,這與他所簽訂的合同責任是不相符的。”
不過,Google既然敢這么做,對引入李開復將會面臨的訴訟和可能付出的代價,自然早有預料。
一切都在施密特的掌握中。
隨即,Google也在加州圣荷西法院提起訴訟,稱根據加州法律,微軟不得限制員工對于工作的選擇自由……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被兩大巨頭公司的“挖角”和“訴訟”大戰所吸引的時候,
Google針對中國市場的布局還在繼續……
考慮到李開復的工作經歷主要在技術和研發方面,之前從未在中國建立分支機構的Google亟須一位既熟悉中國市場又能跟美國總部順暢溝通的實際運作者。
隨后,UT斯達康中國區總裁、首席運營官周韶寧也被Google挖角,出任Google中國區首席運營官。
吳鷹莫名其妙也被波及了,失去了主要助手和合伙人……
在自己設立中國公司的同時,
施密特還不忘加強中國市場的“同盟”實力。
12月22日,
必應老李對外宣布,已和Google達成了新一輪的融資協議,獲得Google高達1億美元的投資。
雖然老李沒有透露融資的比例,但這么高的融資額度,Google的持股不會低于10%。
再加上上一輪融資中,Google已經向必應投資過2000萬美元。
外界預測,Google在必應中的持股應該已經超過了20%。
雖然在中國市場,Google和必應也算是競爭對手。
但在百度的絕對強勢下,Google希望通過投資必應,兩家聯手來共同搶奪百度的市場份額……
當隋波看到這則消息后,不驚反喜。
他哈哈大笑道:“好啊,這是個好機會!”
左清泉很詫異,
Google正式殺入中國,而且還攜李開復的威名,來勢洶洶;
必應又和Google形成聯手共同對抗百度的姿態。
怎么看都是壞消息啊……,為什么隋波反而說是好機會呢?
隋波解釋道:“李開復在微軟多年,又是華人在微軟里職位最高的人,他在微軟和美國華人工程師里的名望是非常高的。
這次他出走Google,回到中國。
為了開展工作,一定會挖走大量的微軟美國華人員工,甚至會帶一大批Google的華人工程師回國。
我還一直發愁,百度研究院找不到優秀的頂尖人才呢!
這不,李開復就帶來了一個龐大的人才庫。
而且李開復離開,微軟亞洲研究院群龍無首,這時候也會人心浮動……
嗯,我要給陳永紅打個電話。
讓她現在就盯著微軟亞洲研究院里的人才,通過獵頭去挖角!”
左清泉看著他自信的神情和話語,只覺心神蕩漾……
隋波這種面對強敵時,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氣魄,總是能令她心動不已,美目含情。
…………
至于國內市場的競爭,隋波不太擔心。
百度已經深耕多年,“百度更懂中文”、“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已經深入人心。
而且,輸入法+火狐瀏覽器+的三級火箭也自成體系,形成了流量互補;
Hao123已經作為絕大部分中國網民的主頁,畢竟大部分中國用戶都是電腦“小白”;
更重要的是,百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