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陳大同在美國硅谷聯合創辦了OmniVisionTechnology公司,任技術副總裁。
該公司研發出了世界上首顆單芯片彩色CMOS圖像傳感器。2000年時,該公司占了全球50%的市場份額,后來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
正是因為創始團隊都有著資深的業內經歷,展訊成立之初,就受到了投資機構的認可。
2001年4月,獲得招商局富鑫與聯發科技的650萬美元;
2003年完成第二輪1984.86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為富鑫、PacificVenturePartners、Vertex、華虹等。
因為當時3G正值日本試商用,展訊創業就是以3G開始,做WCDMA,之后發現,WCDMA離市場化還很遙遠,于是開始以3G架構為主來轉做G**。
2003年4月,展訊就研發出世界首顆集成多媒體和電源管理功能的基帶單芯片-SC6600B。
把模擬基帶、數字基帶和電源管理芯片集成在一起。
展訊的發展離不開國產“山寨機”的崛起。
展訊的第一批客戶,百分之百都是深圳山寨手機客戶,非常小的沒有品牌的廠商……
在2002年3月,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這意味TD-SCDMA技術全面產業化的序幕拉開了。
武平們對這一標準跟蹤研究之后,包括請大唐的專家講座,最后決定WCDMA先不做,轉換到TD-SCDMA,正式開始布局3G芯片。
2004年4月,展訊研發出世界首顆雙模基帶單芯片-SC8800A。
同月,展訊第三輪融資3520萬美元,本輪是NEA領投。
在今年2月的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上,展訊入選“2004年度最具成長性半導體企業”稱號……
隋波放下手里的項目分析資料,看向沈南鵬:
“老沈,你怎么想起看芯片公司的項目了?”
沈南鵬看著他笑道:
“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我判斷國內的手機市場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投資產業上游是非常有價值的。
而展訊就是其中非常優質的一家公司,無論是公司的管理團隊還是研發技術實力,都非常出色。
第二個原因,我聽說你正準備進入芯片領域……,你一向不會無的放矢,我還是相信你的判斷的。”
隋波啞然失笑,看來他的動作還真是瞞不過有心人啊……
今天才剛去了中芯國際,老沈就聽到消息,專門把展訊這個項目拿了出來。
他也無意解釋,而是陷入了思考。
關于芯片設計公司方面,他還在兩種方案中猶豫不定。
一種方案,是像華為一樣,設立一家全新的芯片設計公司。
從一開始就聚焦在未來的智能手機芯片設計上。
好處是不會走彎路,方向明確;但弊端就是需要人才、技術的積累和儲備,這個需要時間。
最重要的是,他還需要找到一個非常厲害的牛人,來做這個公司的掌舵人!
這種高科技研發公司,一定是因人成事,絕不是兒戲。
就好像華為海思,老任專門點將何庭波。
而另外一個方案,就是收購一家有著成熟團隊的芯片設計公司。
這樣的好處是人才團隊和技術積累都足夠,只要轉換方向進行研發,出成績會很快。
但是弊端就在于,團隊不是嫡系,文化和整合難度大。
同時如果對現有公司業務進行轉型,也會引起一段時間內的業績下滑和內部的反彈,管理成本很高。
腦中不斷思考著,隋波又拿起展訊的資料,仔細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