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
如果被微軟或者其他互聯網巨頭買下AOL。
Google將喪失美國市場接近6%的搜索廣告市場份額,以及來自AOL接近12%的Adsense廣告營收!
這也是為什么Google一定要參與競購AOL的原因!
此外,AOL推出了免費的aol.c網站,做為協調AOL其它業務諸如AOL及時通訊、AOL音樂和MapQuest等業務的樞紐。
AOL網站(門戶網站)中,集成大量的免費內容和服務,包括新聞、視頻、音樂、電影等多樣化的內容服務。
現在每月仍然吸引了1.1億名美國用戶,為AOL創造了10億美元的廣告收入!
其門戶網站的訪問量,僅次于雅虎,位居市場第二。
AOL旗下還有其他在市場上處于領導地位的產品:
比如小馬哥的QQ曾經模仿的ICQ,以及AOL自有的AIM,目前依然在美國擁有5300萬的即時通訊用戶,市場份額超過52%!
而微軟的MSN在美國本土的即時通訊用戶數才2900萬……
AOL的其他業務還包括:
數字城市(當地城市指南)、地圖查找、AOLMoviefone(影片相關信息以及和訂票服務)、ICQ、AOLInstantMessager、Spinner(流式音樂)和下載等。
用戶、流量、廣告、搜索、即時通訊……
這就是Google、微軟、雅虎紛紛入局,競購AOL的利益所在!
這些資源,也許AOL自己因為公司的戰略、制度、人才等問題,利用不好。
但如果被其他巨頭納入囊中。
很容易就在某個業務領域,對其他競爭對手形成局部優勢和超越!
………………
看完AOL的資料,隋波也心動了……
他發現,其實AOL的這些資源,也是現在的百度美國最需要的!
百度如果能夠取代Google,成為AOL的搜索引擎技術提供商……
就能夠在美國的搜索引擎市場廣告份額提升到6%,同時在顯示廣告方面有所突破。
而AOL的即時通訊業務又可以和Facebook的社交網絡緊密結合,能夠使Facebook在下一步進入公眾市場時,獲得爆發式的增長。
就算將來萬一要賣出Facebook,也能大幅度的提高其估值……
最后,就算最后在競購中出局。
也可以因此在美國市場和媒體,形成一場聲勢浩大的“營銷事件”,提升百度的品牌知名度!
這可比自己花錢做廣告劃算多了……
雖然當初設立百度美國公司,隋波的主要目標是和Google爭奪硅谷人才。
但如果能夠在殺入Google腹地,搶奪美國本土市場份額上,有所突破,自然也是意外之喜。
現在百度在美國搜索市場還是個“小角色”。
并不會引起華盛頓方面的高度重視。
最近幾年里,在美國相對寬松的投資環境中,是有一些騰挪空間的。
這就不得不說一下百度美國的股權架構了:
百度美國公司是由在納斯達克上市的BVI公司百度網絡全資控股,換言之,從股權上來看,百度美國是100%的英屬維京群島離岸公司,不屬于中資。
這也降低了華盛頓對“中國公司”的敏感心理,在類似的并購運作中,容易通過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核。
同時,喜歡做事算盡,獲取最大收益回報的隋波,目光可不是光盯著AOL。
他還看上了AOL背后的時代華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