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理由,讓戈登閉嘴了。
實際上,自2002年以來,AOL就開始與Google進行合作,目前是Google的最大客戶。
而AOL與Google的搜索引擎協議將于2006年到期。
可以說,現在對于時代華納方面而言,更希望找到類似Google這樣優秀的搜索引擎合作方,從而獲得更高的網絡搜索廣告收入。
這也是前世Google擊敗了微軟和雅虎,以10億美元拿下AOL5%股權的原因。
但百度也不是沒有機會。
對于時代華納的股東而言,營收和利潤只是一方面,切實的資本收益才是關鍵。
他們又不能從這筆交易里,獲得Google的股權……
所以,如果百度真的愿意以“股票+現金”的方式,加入競購,憑借著在搜索引擎方面的優勢,還真是有一拼之力。
而且,隋波自已也說了,拿下AOL不是主要目標。
阻擊Google和提升百度在美國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才是真正目的。
戈登琢磨了半天之后,才點頭道:
“好吧,Boss,如你所愿。”
…………
2005年5月15日。
隋波悄然乘坐私人飛機飛抵紐約。他將親自前往時代華納總部,進行一次秘密拜訪。
雖然AOL總部在弗吉尼亞州。
但是真正能夠對這次的交易做出最終決定的人,依然是時代華納董事會。
具體來說,就是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帕森斯(RichardD.Parsons)。
隋波的突然來訪,自然令理查德很意外。
全球前20的超級富豪,每一個都是真正的“大人物”!
理查德畢竟只是個職業經理人。
雖然他也算是億萬富翁、商界巨子……,但比起隋波,還是差了幾個層次的!
這就相當于微軟的比爾蓋茨、Google的拉里和謝爾蓋親自來訪。
兩人在之前帝都舉行的《財富》論壇上,曾經見過面,也算認識。
于是,理查德熱情的接待了隋波一行。
隨后,兩人進行了一番密談。
“Bowen,你是說,百度也想加入競購AOL?”
理查德乍聽之下,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畢竟在他眼中,百度雖然潛力無限……,但還是一家“小公司”。
說實話,就連時代華納也沒想到,AOL準備剝離的消息一傳出之后,竟然會引起互聯網各大巨頭的爭搶……
在他們眼中,AOL現在就像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不僅拖累了時代華納的股價,使得時代華納的股價從2000年的100美元,縮水至現在的17.74美元;
而且AOL的盈利能力也不高:時代華納的營收80億美元,AOL只貢獻了其中的1/8。
因為股價的下滑,也使得時代華納董事會和管理層,承受著來自股東的巨大壓力。
比如擁有2.8%股份,卻是大股東的卡爾·伊坎最近就頻頻“炮轟”董事會,甚至要求理查德下臺,分拆時代華納……
這種情況下,恰好微軟提出希望收購AOL,并且報出的價格還算理想。
時代華納董事會自然愿意就此進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