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而言,
各公司基本上每個月的財務報告,都會匯總到張奕那里,由他審核后,再匯報給隋波。
這樣的財務管理模式下,基本上不會出什么太大的風險……
此外,星河集團還有一個頗有些神秘的部門,就是在當初的易趣大整風中出現的“監察部”。
這個以“內控”和“反腐”為宗旨的部門,是由王強兼管的。
部門的主要構成人員,一部分是人力資源部門的員工兼任(匿名),另一部分則是王強引入的一些“戰友”。
雖然“監察部”的主要職能為**調查、預防及合規管理,并對收受賄賂或回扣行為、從事與公司有商業競爭行為、與公司存在利益沖突或關聯交易的行為、違法亂紀行為進行監察。
但因為該部門獨立于各業務線內審及常規內控部門,只向王強匯報,調查權限上不封頂。
對于其他部門而言,就顯得頗為“神秘”。
也被內部員工戲稱為“錦衣衛”……
這些年里,“監察部”也從易趣、淘寶、百度等公司里,查出了不少貪腐人員。
或被開除,或直接報警處理,成績斐然!
從某種意義上看,
“監察部”也對星河系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出現大的違規問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隋波雖然不是很擅長權謀和帝王心術。
但也知道,人心難測,最經不起考驗。
想要掌控一個數萬人的大集團,絕不是僅僅靠制度管理就可以的。
價值觀和文化,是用來聚攏人心。
高福利、薪資和股權激勵等利益,是用來穩定人心。
高瞻遠矚的戰略和先人一步的布局,引領團隊不斷成功,是用來樹立權威。
古人云,“唯名與器不可假人”。
隋波辭任各公司的CEO之后。
一方面依然保留了董事長;另一方面,則將星河集團實體化,重新擔任了星河集團的董事長兼CEO。
這就是依然將“名”牢牢掌控在手中。
而對于公司而言,人事權和財權就是最關鍵的兩個權力,這就是“器”。
隋波通過組織部和張奕的集團CFO這個職務,也將這兩項權力抓牢。
這就避免了一些人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是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故智”,卻非常有效且實用!
用帝王之道來解釋,那就是:
等級分明,權利明晰,則可使上下清晰,井然有序,由此衍生出秩序。
“天子統御三公,三公統御諸侯,諸侯統御大夫,大夫統御百姓。有如大腦驅使四肢,四肢驅使五指般,這樣層層分明,層層控制。
所以維持秩序就是天子的重要責任,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這就是中國特色……
Google那一套“工程師文化”為什么不適應百度?
也是因為兩國的國情不同,文化不同。
…………
除了內部事務之外,隋波回國之后,還有一大堆社會事務。
這個世界錯綜復雜,就在隋波忙于自己的一攤事的時候,外界環境也是日新月異的變化著。
科技圈近期有“3G中國峰會”、“2005中國互聯網大會”、老馬的“第五屆西湖論劍”(請來了克林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