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隋波在經過了游學硅谷、收購騰訊、百度上市等一系列事件,從而完成了“集齊BAT”的大師級成就后。
他的視野,就開始脫離了前世,中國互聯網歷史的桎梏。
星河系也從那時起,開始走上了一條從未出現過的全新發展道路……
在隋波前世的歷史中,
還沒有任何一家互聯網巨頭公司,可以對標現在的星河系!
Google在智能手機上受挫,連帶著也沒有進入更上游的芯片領域。
只是靠著Adroid操作系統和幾款十億用戶級的產品,在移動互聯網產業的中上游,占據了一席之地。
而之后,Google更是轉向了未來黑科技研發,涉足生物科技、AI、無人駕駛、機器人等等。意圖在未來新的科技浪潮中占據領先優勢。
但其核心業務,始終依然是搜索……
蘋果在硬件(Iphone、Ipad、Iwatch)和操作系統(IOS)上自成一體,但沒有涉及互聯網內容應用。
他的生態體系,完全是由歷年總銷量達15億部Iphone,所形成的龐大用戶市場,所吸引的來自全球的開發者和合作方自發形成的。
蘋果對這些生態合作方的控制力,其實并不強……
所以蘋果的核心業務,也還是銷售硬件產品。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
所不同的,只是一個占據產業上游的硬件;一個占據了產業下游的內容和應用。
也正是圍繞著這兩家公司,形成前世全球移動互聯網的兩大“生態陣營”!
所以,
操作系統,是構建移動互聯網生態的基礎和門檻;
上下游的布局,才是巨頭的核心競爭力。
而隋波想打通整個生態體系和產業鏈……,上下游通吃!
遇到的問題和難度,就不僅僅是1+1>2的問題了……
這意味著,星河系幾乎和所有巨頭公司都對上了!
所以,隋波還必須要思考清楚一個問題:
那就是,
到那個時候……,星河系的核心主業和基本盤,到底是什么?!
電商?搜索?社交?手機硬件?
全是重點,也就意味著沒有重點!
在這種頂尖級別的巨頭競爭中,
生態體系更加完善,沒有明顯的弱項,當然算是好事。
但同樣,
沒有自己的基本盤,具備獨特的特長、主業的市場領先優勢……
也無法自成一級,站穩腳跟!
至少要有一項主業,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這才是星河系的立足之基,重點……
隋波一個個的把星河系旗下的所有業務,全都分析了一圈之后。
才發現,限于全球的政經局勢……
星河系現有的任何一項業務,都很難實現真正的“強勢”和領先!
首先,搜索業務就很難。
這是Google的命根子!
而且在PC互聯網時代,Google先發優勢已成,已經很難追趕了……
只有等到移動互聯網時代,
搜索的底層邏輯和用戶習慣發生改變,通過操作系統的入口和內容信息的生態聚合,將搜索打通到眾多的APP的“信息孤島”。
那時才可以通過更深厚的內容布局,來遏制Google。
Youbute、Facebook,大量的初創公司的投資……,就是為了那個時候準備的。
電商也很難。
這是亞馬遜的命根子,而且商業零售是和國計民生緊密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