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寒冬白雪飄飛的帝都,來到熱帶風情的三亞。
潔白如銀的沙灘、浩瀚無邊的碧海、明媚動人的驕陽、黎族風情的園林……,無疑是令人愉悅的享受。
之前幾次的年初的合伙人戰略會,都是在帝都附近召開,寒冬臘月,萬物蕭條。
這次隋波也想換個舒服點的環境。
剛剛過完年,也讓大家當是度度假,輕松一下。
出國太麻煩,三亞就剛剛好。
從2003年6月,第一次推出合伙人會議制度,轉眼已經快3年了。
在這近三年星河系的發展中,合伙人會議制度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第一,從最高管理團隊層面。
在戰略和管理制度上,將“分拆”的各公司重新凝聚在一起,也為星河集團之后轉為“實體”進行了鋪墊;
第二,在經營管理層面。
各公司管理層可以通力合作,生態體系形成整體,防止了“各自為營”的局面,打破了業務協同的無形阻礙;
第三,在核心權力上。
隋波為首的合伙人團隊,牢牢控制著旗下各上市公司董事會、管理層的提名權,為隋波實行大股東權利,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第四,在人才梯隊建設上。
合伙人會議制度在極大的激發了現有管理層工作熱情的同時,也打通了重要員工的上升通道,確保了未來集團發展的新鮮血液,能夠不斷涌現。
在這兩年里,
隋波放手了大部分公司的具體業務,把主要精力放在為未來做戰略思考和布局的時候。
星河系下屬各公司,卻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長和市場領先的局面。
不得不說,合伙人會議制度居功至偉!
再來看一下,目前星河集團合伙人會議的人員構成:
第一批合伙人為:隋波、張奕、龐勇、周楓、宋健、王川、王峰、李欣、陳永紅、許朝軍、周杰、黃海、左清泉、龔宇、朱洪波、劉熾平、俞軍、張小龍、陸奇,共19人。
2004年底,在許朝軍“離職”,自動喪失合伙人資格后,第一次增選合伙人。
經合伙人委員會提名、全體合伙人投票通過。
“合并”騰訊后新加入的小馬哥、原高管中的張勇(易付寶CEO)、吳敏(易趣CFO)3人,增選為新的合伙人。
合伙人總數變成21人。
也就是說,星河系這個數萬人的龐大集團,最頂層的權力中樞,就是這21個人!
2005年,由于隋波忙于布局移動互聯網,到處奔波。
所以沒有進行每年一度的合伙人增選。
按照合伙人會議制度:
每年增選一次合伙人,每一個合伙人都可以推薦人選,但必須經合伙人委員會提名,全體合伙人一人一票,得票超過75%才能當選。
每個合伙人都可以推薦,這就保證了候選人范圍的廣泛性,能夠將更多的優秀人才納入視線范圍;
合伙人委員會提名,則是將提名權控制在以隋波為首的五人委員會手中,保證新的合伙人人選,首先必須是得到隋波認可的;
全體合伙人投票超過75%,則需要候選人本身具有很強的能力,并得到了管理團隊的普遍認可。
這個流程,考慮的已經非常完善。
目前合伙人委員會的五人,分別是隋波、張奕、宋健、龐勇、左清泉。
隋波就不說了,其他四人:
張奕是二把手,負責戰略投資和財務體系;
宋健是易趣系、職業經理人群體代表;
龐勇則是創始元老(帝大水木體系)和技術體系;
左清泉則是代表人事、行政體系和女性員工……
是不是有點“山頭”、“派系”的意思?
這很正常!
太祖都說了,“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管理大型集團,和治國是很像的。
同樣需要平衡,內部各方面的利益……
這里面,其實小左同學并不太適合,最佳人選應該是陳永紅。
不過隋波把小左放進來,同樣是一層保險……
可以保證,即使在合伙人委員會里,自己也能始終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