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
給予星河這樣的民營企業在芯片、操作系統等產業化研發上,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
資金,星河自己有……
但政策和人才,卻需要相關主管部門給予更多的支持!
這樣一來,對國家而言,
民營企業可以調動大量社會資金,進入相關技術研發領域;
在市場上可以更加靈活,會更注重用戶體驗和生態建設,是國有企業“專項課題”的有益補充。
而對星河集團而言,
想要在自主研發芯片和操作系統領域取得成功……
除了自身資金的投入和國內外優秀人才的挖掘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得到官方的支持!
尤其是一些國內半導體領域領軍人物的“智力”支持。
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整體落后,并不代表國內最頂尖的那群科學家在技術上落后……
一切現代科技產品的根基,都是基礎學科。
而這種國家“戰略級”的人才資源,只有國家才能掌握和調動!
…………
隨后的一周時間里,
隋波陸續拜訪了信產部、科技部等主管部門領導;
并與帝大、水木、中科大、北郵等高校的計算機、微電子、信息工程等眾多研究院和相關專家、學科帶頭人進行了交流。
隋波向他們推介了星河集團即將開展的一項新的計劃——“星魂計劃”!
所謂“星魂”,既寓意這這個項目將會是整個“星河集團”的“靈魂”;
更是針對中國“缺芯少魂”的現狀,面向未來,在移動芯片、移動操作系統領域進行“攻堅”的決心。
而這一番拜訪和交流,才讓更多的高層領導,和相關半導體行業內的專家們,明白了隋波和星河集團,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為什么會向“上游產業鏈”進軍。
“星河集團將先期投入100億,
用于自有知識產權的移動芯片、移動操作系統,及軟硬件生態的研發!”
這時候,中央財政對“核高基”的專項基金撥付預算,也才328億。
星河集團在這個市場上所有企業,都“萬馬齊喑”的時候,敢于提出這樣一個堪稱“氣魄宏偉”的計劃。
對于隋波這個年輕人的魄力、勇氣、決心。
也讓很多人刮目相看……
隋波現階段,其實也沒有太高的期望。
畢竟星河集團真的想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破局,最終還是需要靠自己研發的產品、生態,和市場競爭!
他只是希望先在有關部門,和一些國內極具聲望,且“桃李滿天下”的院士們面前,“掛個號”。
等到再過兩年,市場機會來臨時,
星河集團將會面臨全球范圍和蘋果、Google等國際巨頭的競爭時,某些關鍵時候,能夠得到官方的支持,不會受到“市場外”因素的影響……
而當一些國企的“課題”研究進展不順利時。
里面的那些核心研發人才,也能夠第一時間想到,還有星河系這個“希望”。
主動來投!
…………
就這樣,一直到9月初。
隋波才忙完了在官方和學術界的“吹風”之旅,并將現有星河系的互聯網業務梳理完畢。
他乘機飛抵魔都,開始了“新星河”的二次創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