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魔都,現在就有8個倉庫,彼此沒有協同,資源也不好匹配……
所以,我們現在搞“亞洲一號倉”,就是走物流園區的模式。
一期工程的面積就達到10萬平米,而且還能繼續擴展!
這樣一來,集約化的大型倉庫管理,就可以實現標準化作業。
將庫房以及終端的鏈條,分解成多個環節,實現模塊化和標準化。
并通過提升人效和坪效,來實現產能最大化;通過信息化技術系統和監控系統,保證對標準化體系的有效掌控。
這種物流園模式還要快速的復制,盡快將全國原來的區域中心,都進行改造和全覆蓋!”
又比如,
隋波對于供應鏈管理,也給他們提點了幾句:
“我們現在雖然已經實現了在技術系統層面,對供應鏈的管理,能實現采購、庫存、訂單等系統的跟蹤。
但是在大數據之類的新技術運用上,思路還不夠開闊……
我舉個例子,
現在易趣后臺已經積累了多年的歷史數據。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大數據計算,根據用戶的消費習慣,來預測用戶需求?
從而匹配合適的供應商、以更低的價格、在精準的時間,按照優質的質量標準,獲得恰當數量的產品……。
這樣提前進行銷售預測,作為供應鏈的源頭,采購的針對性更強,也更精準。
通過大數據分析,建立銷售預測系統、自動補貨系統、調撥內配系統、庫存健康系統,就可以極大的改善供應鏈管理的效率!
現在老龐和王堅博士那邊的易趣云,不是已經搞出分布式框架了嗎?
現在對海量數據庫的數據調用和計算速度,已經極大的提升了。
這個技術你們要是用好了……
現在供應鏈的效率,還能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技術驅動,這才是我們易趣的看家本領和核心競爭力啊!”
此外,隋波還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比如“反向定制”。
通過大數據分析,聚集消費者的需求后,反向改造供應鏈,讓生產企業按照消費者的需求生產產品。
他笑道:
“這不是比傳統制造企業自己制造生產、賭市場、賭銷量,要更有針對性?
我相信那些有眼光和市場敏銳性的廠商,一定是愿意和我們深入合作的!”
好吧……
對隋波這種“超神”的基操,大家也習慣了。
李欣一一記在心里,嗯,這就是易趣接下來的重點工作了!
這一晚,
眾人賞月飲酒,暢所欲言。
談業務、談管理、談人才、談文化、談行業、談未來……
聊到了深夜,這才興盡而散。
…………………………
接下來幾天,大家各自忙起來。
隋波除了繼續和天工、紫薇兩家公司的團隊,深入溝通了接下來的研發方向和重點。
還抽時間,拜訪了魔都官方的一些機構。
畢竟他既然來了魔都,總要露面打個招呼,也是禮貌問題。
另一方面,魔都也有不少熟人的應酬。
比如老沈、郭廣昌、江南春、盛大老陳等等。
另外,隋波雖然淡了混圈子的心思,
這兩年里,長江商學院和中歐商學院開設的第一期總裁班,都給他發了邀請函。
也都被他婉拒了。
但是并不是說,他真的就不混商界了……
最近《中國企業家》雜志社社長劉東華,提出了成立《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想法,并發來了邀請函,希望隋波能作為發起人和創始理事,共襄盛舉。
他提出的理念倒是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