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新的消息直接引爆了整個香港!
上午港股開盤,渣打銀行停牌。
隨后,有權威消息傳出,
隋波家族信托(SWT)已從渣打銀行最大股東邱氏家族手中,購買了該家族持有的全部股份,共計1.524億股。
按照昨日倫敦交易所,渣打銀行報收15.24英鎊的股價,隋波收購這些股份的總價約23.2億英鎊(40億美元)。
而按照昨天聯交所,渣打收市價209.2港元計算,該部分股權市值約318.8億港元!
此外,這項交易如果能獲得監管方批準,隋波將躋身渣打第一大股東!
這一消息仿佛一顆深水炸彈,瞬間激起千重浪!
渣打銀行對于香港人而言,
是和匯豐齊名的國際大銀行,也是三大發鈔行之一。
渣打銀行在香港,有著遍布全港的60多個分行和眾多的ATM自動柜員機,擁有超過百萬的香港儲戶。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
渣打銀行和每個香港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而最令人震驚的是,
隋波居然在和國美正上演“龍爭虎斗”,爭奪永樂控股權的同時,
還悄然打敗了新加坡淡馬錫、英國巴克萊銀行、美國花旗銀行等一眾國際頂尖銀行和財團的對手們,拿下了邱家持有的渣打股權!
一句“好犀利”,
已經不足以形容香港股民們心中,“臥槽”的情緒了……
而聽到這個消息后,
國美老黃沉默了半響。
當日,國美并沒有再次就易趣提高永樂要約收購價,進行任何發聲。
記者打電話給國美方面,也沒有任何回應和答復。
市場上認為,
國美受此消息影響,應該是認識到無法在財力上,和隋波的易趣繼續比拼下去。
不會再出高價了……
永樂股東開始陸續前往易趣控股指定的渣打香港經紀行處登記,售出股票。
2006年10月5日。
渣打(香港)發布公告,
稱易趣控股已經獲得了50%以上永樂股權,收購成功。收購要約轉為“無條件強制全面要約”。
同時,公告稱,
要約人(易趣控股)有意繼續永樂現有的主要業務。無意亦無計劃收購或出售永樂任何資產及/或業務。
此外,要約人擬于要約截止后,維持中國永樂于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換言之,隋波暫時不準備將永樂私有化退市。
這主要是為了合并大中方便,可以采用換股的方式……
否則,私有化永樂要花一大筆錢。
再用現金收購大中,又是一大筆錢!
現在隋波的產業到處都要用錢,能省就省點吧……
當日下午,
國美發布聲明,表示接受易趣的股權要約,將持有的永樂股份出售給易趣。
認輸離場。
不過,這一波收購戰,國美以2.5港元入局,3.2港元離場,獲利3.34億港元。
老黃也不算虧……
只是,接連丟掉了永樂和大中,接下來,中國家電連鎖行業的市場格局大變。
這其中的得失,就不是這3.34億港元可以彌補的了。
10月6日,
永樂董事會召開會議。
會中選舉宋健為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永樂CEO;
陳曉退出董事會,仍擔任“名譽董事”。
束為、劉輝等原永樂管理層,繼續留任執行董事……
10月7日,
中國永樂對外發布公告。
宣布新一屆董事會和管理層成立。并宣布公司將與大中電器就之前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合并”談判。
永樂和大中,中國家電連鎖企業“第三”和“第五”的并購合并啟動!
至此,短短七天時間。
風云突變。
隋波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擊敗國美,收購永樂,意指大中。
并擊敗了有新加坡“小財政部”之稱的淡馬錫控股,成為了渣打銀行單一大股東。
一時間,
隋波成為了全球經濟界在這段時間里,最具話題度和影響力的人物!
攜此風云之勢,他也等來了久候的對手之一。
臺積電,張忠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