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馨則是注重實際。
裝修只要有古典風格,意思一下就好。
關鍵是要有很多好的茶壺,好的茶葉……
哪怕不喝,看著眼前滿滿的,都是喜歡的東西,也覺得滿足。
這種仿佛小松鼠儲備松果的心理,
多少也是因為在她的心底深處,總有不安全的因素吧……
隋波最喜歡的,
是根雕茶臺旁邊,不遠處的琴幾上擺放著的一張古箏。
在喝茶的時候,能夠看著林馨在那里彈奏一曲。
茶香琴音,美人相伴,就是人間樂境。
………………
隋波有個非常好的習慣,
就是每逢大事,總是會在事前仔細推演斟酌,將一切因素都盡可能的考慮周詳。
事后,則復盤反思。
通過分析:計劃的“目標偏移度”、行動的“優化空間”,檢查過程中的“問題和想法”,來達到最終提煉、總結出“方法論遷移”。
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復盤方法。
很多人覺得,
“復盤”就是回顧“我做了什么”,總結一下做的好的經驗,做的不好的教訓。
然后把內容整理下來,當做對一個項目復盤。
但如果只停留在這樣的程度,是遠遠不夠的……
其實任何事情發生之后,就已經過去了。
回顧在其中做了什么,無論經驗教訓,意義都不大。
“復盤”真正的目的,
是“成長”!
把發生的一切,都變成自己的養分,吸收思考,化為己用。
讓自己能夠比過去的自己,更成長一點……
永遠從過去獲得力量,來幫助我們更好的面對未來——這才是復盤的意義!
這也就是所謂的:
“一切我所經歷的,必將使我更強大!”
此時剛過中秋,
窗外明月出海,如白玉盤般高懸于中天,皎月光華灑落人間。
窗內,林馨為他泡好茶后,優雅的坐在古箏前。
素手調弦琴,一曲《漁舟唱晚》。
優美動聽的曲調,輕快喜悅的節奏,仿佛面前是一幅夕陽映照萬頃碧波的畫面,令人心懷頓暢。
在悠揚的旋律中,隋波漸漸陷入了深思中。
這次的“永樂收購戰”和“渣打收購博弈”,
雖然看起來似乎一切順利。
但其實,
永樂的收購,從2年前易趣投資,就開始布局。
前前后后也經過了無數的謀劃。
從兩家先開始比較淺的進行線上+線下的渠道合作,到和永樂高管的不斷溝通……
逐漸將易趣和永樂在業務上的諸多方面,都捆綁在一起。
為最后時刻,永樂管理層的“兩不相幫”,奠定了基礎。
實際上,
正是因為國美和陳曉沒有能夠說服永樂管理層,拿下這再加上易趣又搞定了大摩。
此消彼長,這才決定了國美最終失敗的結局!
而這次和國美展開的“永樂收購戰”,
也是隋波第一次,
真正在股市上,通過資金搏殺,贏得收購。
這個經驗可以說是極其寶貴的,隋波從中獲益極大!
找到各利益相關方的需求點和弱點,對“不可控因素”的預防,準備足夠的資金彈藥備用……
甚至像老黃一樣,在明知失敗時,主動撤退,保存實力。
隋波細細復盤,
覺得很多東西,都值得自己深思和學習!
而收購渣打股份,雖然是臨時起意。
但因為其中的牽扯面極廣,反而更耗費心神……
為了更熟悉和了解銀行業,
隋波這段時間,還專門硬著頭皮,啃了幾本銀行和金融行業的書籍。
看似這次隋波收購渣打成功,
只是因為各方的利益需求和博弈,隋波充當了一個“恰逢其時”的合適人選。
但仔細想想。
要不是這些年里,他努力創業,事業發展壯大,成為了“華人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