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進入ARM芯片代工市場;
三星也成立獨立的部門,進軍高端芯片代工市場。
并通過“以買尋賣”的方式,讓三星手機去買高通芯片,然后說服高通把芯片代工也交給三星,一舉搶下了臺積電最大的客戶。
三星還以存儲芯片、面板、芯片代工的捆綁銷售策略,拿下了蘋果的訂單。
從而抓住了移動互聯網興起時最大的機遇,
三星幾乎就是靠著“吃蘋果”,迅速在高端芯片代工領域崛起,成為與對臺積電威脅最大的對手!
而與此同時,
以蔡力行為首的臺積電,不僅應對乏力,還對內執行了更嚴格的業績考核制度。
想通過壓成本增利潤,讓公司的財報更好看……
不僅導致臺積電內部人心惶惶,怨聲載道。
而且由于新制程技術出問題,良品率低,臺積電還丟失了不少大客戶的訂單。
在2008年金融危機沖擊下,
臺積電更是利潤大幅下滑,被迫裁員。
最后逼不得已,
張忠謀78歲高齡又重新出山,“炒”掉了蔡力行。
可以說,這三年,正是臺積電發展歷史中,最脆弱的階段!
第二,同樣是因為張忠謀退休,臺積電管理層處于變更調整期。
幾個在臺積電發展歷史中,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這時都處于動蕩期!
首先就是梁孟松!
他是臺積電排名前十的研發專家,也是半導體先進工藝模塊開發的一流高手。
不出意外,蔣尚義下個月就會退休。
他退休后,臺積電研發副總的位置將會一分為二,由孫元成和蔡力行專門從英特爾挖來的羅唯仁接任。
而本來呼聲最高的梁孟松,不僅落選,還被調離研發崗位。
這也是梁心懷怨意,后來成為臺積電最著名的“叛將”的原因。
他后來跳槽三星,并直接幫助三星在14納米制程技術的研發速度上,一舉超越臺積電!
其次是余振華,
雖然余振華相比梁孟松,名聲不顯。
現在在臺積電內部,只是領導著一個小的研發部門,負責的業務是銅導線與低介電物質,歸類于“后段”制程。
但其實,
余振華不僅是當年臺積電一戰成名的0.13微米“銅制程”一役中的6人主管之一,還是臺積電將來在28納米制程技術研發的核心領導人。
最重要的是,
余振華還是臺積電在未來,得以搶下蘋果Iphone6訂單,所依仗的先進封裝技術InFO(整合扇出型封裝)和CoWoS的研發領導人。
這兩項技術都屬于“晶圓級封裝”技術,也就是直接在硅晶圓上完成封裝。因此可以大幅縮小體積、提高效能。
通過這兩項封裝技術,最少可以讓手機芯片封裝后的厚度,降低30%!
在以輕薄為主要賣點的智能手機領域,
最主要的芯片厚度降低30%,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但是現在,
作為最早加入臺積電的一批“歸臺學人”。
余振華在人才輩出,不斷有新人上位的臺積電中,并不受重視。
他從半導體廠投入資源最多、對產品性能影響最大的前段制程研發,職位一路退到后端。
就形同從最受矚目的一級戰區,被流放邊疆……
可以說,
現在正是挖角梁孟松和余振華,這兩個臺積電發展歷史中的關鍵研發大將,最好的機會!
隋波倒要看看,
張忠謀丟掉了登上“星漢科技”這艘大船的最佳機會。
又沒有了這兩員研發大將。
到09年以后,還怎么翻盤!
………………
隋波整理了一下思路。
對張汝京等人道:
“我仔細考慮了一下,
對臺積電這次的訴訟,我們雖然處于劣勢,但并不是沒有反擊之力!
第一,我們不僅要積極應訴,還應該提起反訴。
張總,我的BN辦公室在硅谷的法律總顧問戈登,是泛偉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
他非常熟悉加州法院的情況,
我會讓他幫忙,給中芯找全美最好的律師團來應訴!
當年華為在應對思科的專利訴訟案時,也曾經非常艱難,但最后還是贏了。
關鍵有兩點,
一個就是花巨資,聘請了美國最著名的專利律師來打官司。
華為贏得官司的另一個更重要關鍵,還是在于企業的基礎和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