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0日,
港股開盤前,中芯國際就發布了兩則公告:
在第一個公告中,
中芯國際就前一天,媒體大肆報道的沸沸揚揚的“和解談判”破裂事件,做出回應。
公告稱,中芯國際將積極進行反訴并反駁臺積電的訴訟,使得美國加州法院在充分考量所有證據后駁回臺積電的訴訟,并作出對中芯國際有利的判決。
中芯國際還在公告中稱,
公司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領先地位對類似臺積電這樣的競爭對手構成了巨大威脅。臺積電以一系列法律訴訟行動和不實不公的指控損害中芯國際的聲譽。
并強調,公司嚴格履行了與臺積電達成的和解協議的各項義務。
在反訴狀中,中芯國際將指控臺積電違反和解協定,而且違反公平誠信原則,要求臺積電就此作出賠償。
第二則公告:
中芯國際宣布,公司已與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議,將通過配售代理向不少于2名獨立承配人配售最多15億股份,每股價格為1.05港元。
倘若15億股全部成功配售,所得款項總額將達15.75億港元,扣除相關開支后,約為15.35億港元,將用于增加公司技術研發的資產支出。
同時,公告還宣布,
持有公司3.24%股權的上海紫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持有公司1.68%股份的SwimWaveHolodingsLimited,均已表示有意行使優先認購權,并有意在認購優先股份外認購額外股份,兩項認購總值最多2億美元。
若配售15億股成功,
紫薇半導體的優先股份將約為2.697億股新股份、額外股份約為6.28億股新股份;
SWH的優先股份將約為1.243億股新股份、額外股份約為4.78億股新股份。
配售及認購完成后,
紫薇半導體的持股比例將由3.24%上升至5.6%;
SWH的持股比例將由1.68%上升至3.265%。
本次配售由J及渣打銀行香港分行擔任配售代理,配售傭金為實際配售數目所得款項的3%。配售尚待有關監管部門批準。
這兩個公告發布,
也代表中芯國際在和臺積電的“和解”談判破裂后,
正式應戰“出招”!
向臺積電提起反訴,這就是火藥味很濃的正面開戰了;
而公布新的股東增資配股計劃,
尤其是這兩家承配人的實際控制人,都是隋波。
也就意味著,中芯得到了隋波這個“華人首富”的全力支持。
配售完成后,
隋波將會成為,僅次于魔都實業(11.4%)的中芯國際第二大股東當日,
中芯國際的股價應聲上漲了3.45%,報收于1.08港元。
………………
“具體的和解談判的情況,大家也了解了……
對于臺積電的咄咄逼人,通過訴訟來打壓中芯的意圖。
我的策略就十個字:敢打才能和,不輸就是贏!
我們要把壞事變成好事,
借著這次官司,徹底在美國市場,打響中芯的品牌!
所以,從表面看,
臺積電和中芯的官司,只是一場專利糾紛。
但實際上,這場官司將會全方位的,考驗中芯整合資源與能力的水平!
我們要和臺積電,
在媒體、客戶、合作伙伴、政府資源、技術、法律武器組成的整個鏈條上,展開一場針鋒相對的較量!”
在中芯國際緊急召開的臨時董事會電話會議中。
隋波如是說道。
“我已經給張總,推薦了美國以擅長危機公關著稱的海陸律師事務所(HellerEhrman)。
并聘請了美國在知識產權領域最頂尖的律師,羅伯特.漢斯拉姆(RobertHasm),來代理中芯應訴!
他曾經代理過微軟壟斷案和華為思科侵權案,在業界享有盛名。
這是在訴訟層面的應對。
除此之外,
中芯還需要通過多種渠道,向美國政府、客戶和媒體發聲。
打好公關戰和輿論戰!
我們還要和英飛凌、摩托羅拉、特許半導體等第三方合作伙伴積極溝通。
為中芯在相關技術專利授權方面做證……
通過合縱連橫,來構建防線!
…………”
本來中芯董事會里,
大部分的資方董事都傾向于和解。
但沒想到,隋波等人在香港的“和解談判”卻很快破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