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就是星河集團的新總部大樓進展情況。
“波總,在帝大科技園的星河集團總部大樓,之前確定了由倫敦建筑設計公司赫斯維克建筑事務所(HeatherwickStudio)和丹麥建筑師英格斯(BjarkeIngels)共同設計。
現在他們已經做了三個版本的設計方案,想請您定一下。”
“哦,設計方案終于出來了?”
隋波頗有興趣的接過文件,打開看了起來。
去年初,隋波覺得手里資金還算充沛。
先是把易趣、百度、易迅等幾家公司現在的大廈買了下來。
然后又拿下了帝大科技園最大的一塊空地,準備建一個星河集團的總部大樓。
不過這兩年集團的事情太多了,同時又在魔都建產業園。
隋波又到處跑,經常不在帝都。
光是全球各大建筑事務所的比稿,就陸陸續續拖了半年時間。
還是今年初,
才最后選擇了倫敦的設計事務所和丹麥建筑師人選。
隋波打開文件看了起來,
第一個設計方案:“穹頂下的自然”。
這個方案的理念構想相當簡單,
整個總部建筑群就像是巨大的溫室,建筑物上方將有大型的半透明的頂篷(大玻璃罩),用以調節天氣、污染和聲音,同時保有光線和空氣,并增加了大量的花園和景觀設計。
整個建筑規劃利用模塊化方法,確保了最大的靈活性。
這個方案的設計靈感,
來自于20世紀六十年代,富勒曾在蒙特利爾世博會上把美國館變成富勒球,使得輕質的圓形穹頂風靡世界。以及高技派代表人物理查德·羅杰斯在20世紀九十年代的“千年穹頂”。
呃……,這個很像Google未來新總部大樓設計方案中的一版啊!
不過想想,
好像Google的總部大樓就是這個事務所設計的,所以像也正常……
第二個設計方案:“星球聯盟”。
這個方案的設計理念,則是以“星河集團”的名稱所啟發,以“星球”為主體概念。
整個總部建筑群由三個玻璃球狀建筑物組成,最大的球體高90英尺(約27米),寬130英尺(約40米)。
為了體現隋波提出的“環保自然”的要求。
球體內除了辦公區域外,還專門設計有獨立的植物園,可以種植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
三個玻璃球狀建筑物是使用鋼框架和夾層玻璃建造,每個球體需要2643塊面板,熱量從面板反射出來,但允許適當波長的光通過,以利于植物的生長。
三個球體建筑內,設有休息區、會議室、工作區、職工休息和就餐區域等。
隋波看著眼熟,
仔細一想,
擦,這不就是未來亞馬遜那個總部大樓的設計理念嗎?
第三個設計方案:“科技未來”
這個方案,就很像正常的互聯網公司總部園區了……
由一棟10層超現代化設計的中心大樓和一座兩層的休閑設施建筑構成。
兩座建筑物之間由一個充滿綠地和植物的中央庭院相連,庭院中還包括健身中心、運動場、藝術品和咖啡店。
中心大樓的屋頂將會有一個太陽能列陣,以此來進行資源的再生和循環使用。
建筑物的外圍全部采用玻璃和白色金屬覆蓋,中間有綠色空間覆蓋,就像一座空中垂直花園。
這種設計能夠保證,即使是在高層工作空間中,每個星河員工離綠地,最遠不過一層樓的距離。
另一座低層的附屬設施建筑,則采用曲線的外觀,充滿設計感,里面包括部分辦公區、車庫、餐飲區、運動館等。
隋波看著這三個設計方案,一時陷入沉思。
到底選哪個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