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而通過這些公司,獲取巨額財富,影響甚至左右世界的進程!
就好像隋波前世。
無論是韓國的三星,中國的阿里、騰訊,彎彎的臺積電……
仔細研究這些亞洲巨頭公司的股權結構,就會發現:他們的前十大股東中,絕大部分都是美國的投資基金!
韓國李家直接持股三星電子不過5%。
即使通過三星物產和另一家受到李家控制的公司三星生命,加上其他零零總總的間接股權控制,李家通過直接和間接手段也才共控制16%股份。
而華爾街財團,在三星電子的持股比例超過了55%!
老馬在阿里持股6.1%,軟銀和雅虎加起來持股就超過40%(19年數據);
小馬哥在騰訊持股只有9.1%,MIH則占股33.51%,是第一大股東……
雖然這些公司的創始人和管理團隊,都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能夠繼續保持自己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
這些優秀的巨頭公司們所創造的大量價值、利潤、財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那些美國資本股東收割了!
這就是美國資本的特性!
而隋波重生而來,更是深知這一點的恐怖之處。
所以,他一方面從創業之初,就引入資本“借雞下蛋”,獲得起步資金。
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小心的控制著資本進入的額度,限制他們的比例。
易趣上市時,隋波的持股還有46.28%,為第一大股東,同時控制著員工持股平臺11.25%的投票權。
百度上市時,隋波個人持股39.015%,為第一大股東。同時還控制著百度中國12.62%和員工持股基金的11.475%投票權。
而且隋波個人持股的,都是10倍投票權的B類股!
這才保證了,無論是在持股比例還是投票權上,隋波在上市后依然能夠牢牢的控制著這幾家公司。
最狠的是,他中間雖然套現過幾次。
但就像易趣,隋波靠著2000年“互聯網泡沫”股災的騷操作,反而持股比例不減反增……
這就讓華爾街的那些財團很尷尬了!
眼看著易趣、百度這樣的優質公司,股價不斷上漲,動輒就是數倍甚至十倍的增幅……
這是多大的一塊蛋糕啊!
盛宴大頭都讓隋波自己享受了,他們能不眼饞嗎?
就好像百度,04年12月上市時股價才45億美元…
現在呢?
短短不到3年的時間,已經突破了500美元!
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和Google(突破700美元)堪稱是“雙星閃耀”。
所以,從一開始。
隋波在去年通過家族信托,向SEC提交“10b5-1”售股計劃,悄然開始拋售時。
華爾街財團們,都默契的選擇了配合……
他們盡可能的將隋波出售的易趣、百度等公司股份,通過各自的基金進行吸納。
張婉琳為首的BN辦公室在拋售過程中,也非常小心,采用了小規模多頻次的出售,大宗交易和二級市場交易同步進行。
再加上這個時期。
國內媒體還不太熟悉海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政策,很少主動去查詢SEC文件。
而美國媒體對國外公司重視度又不高。
這才導致了隋波長達一年的拋售計劃,順利進行。
直到近期,隋波的美國之行,忽然間“火”了。
而和一眾全球業界巨頭聯盟推出Android,Xphone計劃上市,更是直接和現在最熱門的蘋果Iphone,即將上演一出“火星撞地球”大戲。
這種情況下,美國的財經媒體自然無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