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需要有非常強烈的性格特點、獨具個人魅力的領袖氣質、神話傳奇般的成功經歷、無數狂熱忠實粉絲的信仰、善于演講作秀、偉大的產品加持……等等因素綜合在一起!
隋波當然也具備這其中的大部分特質……
但他作為中國人,骨子里秉承著中華文化傳統的“中庸”思想。
沒有老喬那么個性鮮明,張揚、桀驁。
而且,在這個時代。
老喬這個“天命之子”的光芒已經閃耀多年,無人可及。
而幾年后他的離世,更是被世人捧上了“神壇”。
隋波才懶得和老喬在這方面,一爭高下……
總不能下去跟他比吧?
隋波相信,Xphone的這個發布會開的再好……
從效果上看,也不會超越老喬在年初發布Iphone時,給世界帶來的震撼。
所以,這次的Xphone上市,他沒有把重心放在發布會上。
既然客觀上,
星河沒有蘋果這么多年來,在全球積累的品牌影響力、產品口碑和狂熱粉絲。
那么不如另辟蹊徑,換一種打法。
隋波仔細分析過星漢和蘋果的優劣勢對比:
蘋果能夠成就“偉業”,靠的是兩點:
第一,創造用戶需求,打造極端、頂級產品;
第二,體驗式營銷,喚醒用戶的情感共鳴,超出用戶感知價值:硬件價值+軟件價值+品牌價值+用戶體驗價值+自我實現價值;
老喬是個營銷高手。
他在構建用戶的SBC(Self-BrandConnection,自我品牌鏈接)上非常牛,一個簡單的i(我),就把用戶和蘋果結合在一起。
喜歡蘋果的粉絲,都是那些注重獨一無二自我(i)的用戶,他們是“crazyones”(瘋狂的)、個性化的(individual)、想象力的(imaginative),喜歡各種“酷”的用戶。
從最初的imac、ipod,到現在的iphone,之后的ipad、iwatch……
蘋果不斷的用極端、頂級的優秀產品,來塑造這一品牌形象,然后喚醒這類注重自我個性的用戶的情感認同。
再通過老喬“布道”式的演講、廣告宣傳,來不斷強化這一品牌形象,形成口碑傳播。
“最好的產品”、“昂貴的價格”、“稀缺的”……
當這些認知占領了用戶的心智。
蘋果的產品,自然就成為了“逼格”的象征。
江湖傳聞,蘋果對品牌的要求“苛刻”到什么地步:
“在電影中植入廣告,反派不允許拿Iphone打電話”……
而且蘋果的市場營銷也很牛。
就拿Iphone來看,
從發布前拋出概念、保持神秘引燃熱議;上市時老喬產品發布秀放大效用;上市后“產能不足”、“限量放貨”、“上市延期”、“黃牛囤貨”種種稀缺。
最后讓顧客放低欲望,從“沒有5分錢買不到的忠誠度”移至“跪求一機”,果斷入手。
這一套“饑餓營銷”,可比老雷的小米,玩的溜多了……
所以,蘋果在前世能夠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公司之一,絕不是偶然!
而相比而言,
星漢就顯得太“稚嫩”了。
成立沒幾年,別說全球了,在國內都沒什么品牌知名度;
之前沒有任何成功產品,沒有粉絲……
這些都是星漢的劣勢所在。
但同時,星漢也有很多“超越”蘋果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