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這場談話變得很漫長。
蕭皇后和夷懶闡述的,主要便是說接到了來自中原圣皇帝的諭旨,總院行尚方寶劍事對你們的賜姓,已經得到了圣皇帝的認可,且從此你們的賜姓可代代相傳,城主之位,從此世襲。
涼御前,好半天,才將這番話的意思大體說給了村山太郎聽。
村山太郎,或者說劉太郎,忙俯首謝恩。
陸寧一直留意他的神情,見他伏地時,袍袖露出的縫隙中,他眼中有喜色,也有猶豫,顯然是,要不要真正從此為齊人效命,他還沒有做好決定,還是三心二意中。
陸寧現今對如何治理東瀛北部地區已經有了定案,新齊城北方各縣,將會和中原一樣,委任主官管理,不過,因為各縣普遍比中原各縣為小,是以不設令,主官為知縣事,正八品官員。
如此,才真正是齊國之土。
在南方,將會實行城主世襲制作為和東瀛本土之間的緩沖,不過,陸奧、出羽的這十幾個南部縣,將來還是要實行流官制。
比如這村山太郎,如果真心歸附,將來令他們南侵,齊兵在幕后支持,這十幾個城主,遷他們去新占領的各郡做城主,現今來說,越是南方越發達,他們也會很樂意得到大城。
大體上的構想,便是出羽、陸奧兩國消化為真正的齊土,以越后、上野、下野、常陸四國為中原任命的世襲城主的緩沖區。
看起來,日本六十六國,僅僅有六國發生了變動,但實則,不算北海道的話,這六國面積超過了東瀛總面積的四分之一,畢竟,出羽國,尤其是陸奧國,面積太大了。
不過,目前來說,東北地區本來就未真正成為東瀛土地,六國的變動,對南部東瀛人心理上造成的沖擊,可能真就是六十六國,失去了六國而已。
陸寧一邊琢磨,一邊聽著蕭皇后、夷懶和村山太郎對話。
夷懶仔細打聽著這村山太郎所謂查訪西山縣叛賊的收獲,這村山太郎本就含含糊糊說得不著邊際,加之涼御前翻譯的問題,夷懶問了好多問題都不得要領,最后,只能勉勵村山太郎幾句,令他再廣派人手去查訪。
等村山太郎告退,夷懶看了眼睛陸寧,又看看陸立花,問:“你們怎么看?這劉太郎,可是在盡心辦差?”
現今陸寧聽著夷懶和蕭皇后的中原話,已經分外覺得流暢,畢竟有了那些士卒和這陸立花、涼御前做對比。
陸寧笑笑道:“他盡心不盡心也無所謂,那些叛賊,我們本就是引蛇出洞。”
霸占著寺廟土地,且將僧侶仆從趕出,軍卒住進寺廟中,以及后續將會進行的一系列舉動,兩位女御都會故意橫蠻一些又很驕狂大意的樣子。加之,來剿匪的正卒,僅僅十人,其余不是女兵,便是本地足輕,偏偏,又有為了羞辱南部天皇而被授殿女御的齊人高官兩位妾侍做統領,“驅齊眾”如果真是比較有組織的反抗軍,有比較有膽略的人統帥,這機會便不可能放過。
而如果只是烏合之眾,這等機會都不敢來,那也成不了什么大事,責令村山太郎一個期限,令其限期破獲就是。
而從“驅齊眾”攻破三山城幾乎殺盡柴田大有一家又快速退卻的種種行動軌跡看,“驅齊眾”應該是前者,不但有組織,其首領也不是簡單人物。
陸寧說這話,突然就見夷懶沉臉盯著自己,愣了下,住了嘴。
“你的狗眼往哪里看呢?該當剜了去!”夷懶臉沉似水。
陸寧無語,眨眨眼,“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