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用刀柄雖然安全,但是有很大幾率撕扯破腫瘤,破潰的腫瘤說不定就會形成轉移。
這就醫生的難,左右為難,要手術安全,那么手術就有瑕疵。
要手術完美,那么就要承受巨大的風險。
如果大師哥是手術醫生,說不定他也會選擇手術刀,但在場下的他,則希望這個見面沒幾天的師弟用刀柄。
雖然手術有瑕疵,但總不會讓患者喪命在手術臺上。
患者死在病房和死在手術臺上,對于醫生來說,差別非常的大。
可張凡沒有如他所愿,刀!刀鋒點點寒光中,張凡下刀了。
長十厘米左右的切割范圍,一直是緊靠著2mm的大血管在動刀。刀下就是大動脈和大靜脈,手術刀的鋒利程度,太可怕,懂得人想都不敢想。
每一刀下去,稍稍偏斜那么一點點,或許就是血濺如花了。
看懂手術的大拿們,心臟也懸吊在嗓子眼中。
“一刀,兩刀、三刀!”秦老失神一般如同小兒數數一樣,慢慢的跟隨著張凡的手術刀說著數字。
腹腔臟器的手術差別很大,胃腸、肝膽、胰脾,每一個器官的難點都不同。甚至同一個臟器每一段的手術難點都不同。
隨著二戰后,科技飛速的發展,手術好像越來越朝著精細化發展,特別是歐美醫療系統,對學科越分越細。
可緊接著,隨著生物分子科技的發展,醫療前沿專業又開始慢慢的綜合起來。
而醫學也開始變的越來越難。想要把一門手術做到極致,太難了。
所以,當張凡亮刀后,吳老爺子真的激動了,如同遇到敢亮劍的后輩一樣。
老爺子雙手抓著扶手,緊緊的抓著扶手,已經老花的眼睛,死死的盯著大屏幕。
如果張凡用刀背,老爺子可能會失望至極,但,張凡沒有。
他亮刀了,如同度過易水的劍客一樣,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不是炫技,這不是魯莽,這是一個真正的醫者仁心。
面對得失,會選擇有利患者的,面對艱難不計艱辛。好似是個大話一樣,其實,能做到的醫生不少。
但……
“師弟,你的這個小弟子了不得啊,雖然他的刀法已經有了裘式的影子,但還是很青澀。
你怎么把他放出門的,這小子心性、天賦俱佳,就欠點火候,欠點正規系統性的調教了。”
“師哥,這刀刀危險,我心慌的厲害啊。”這種手術,盧老太清楚不過了,這也是他老人家心中的一個痛,所以當張凡刀刀靠著血管的時候,老人手背都是冷汗。
“沒事,雖然青澀,但你看他的前幾刀,刀刀齊平如線,如同橫切一般,不多一絲一毫,非常的精準,說實話,他很厲害。你就放心吧,不會出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