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華都哽咽了。
因為她姑姑氣憋的樣子,仍誰都明白,這情況不太對頭啊。
“行,我先看看!”
說完,張凡走到了邵華小姑身邊。
“你是……我還是建議你們趕緊轉院吧。”急診科的小醫生沒認出張凡來。
張凡也沒說什么。快速的查體,當張凡做出查體的動作后,小醫生知道了,這是個行家。因為查體的動作太專業了,比他們科室的主任都專業。
張凡一檢查,心里就有數了。
“葡萄糖有沒有?鹽水有沒有?”他問小醫生。
雖然是小醫生,其實看樣子絕對比張凡都大那么一半歲。
就如很多行業一樣,你一個大拿報名號,普通的人都未必知道,更別說讓別人認出來,畢竟醫生這個行業不是明星。而且,說個不好聽的話。在華國,急診科的醫生總是在其他醫生面前抬不起頭來。這也讓急診科的醫生好像有點游離于這個圈子以外。
所以當張凡問的時候,小醫生下意識的點著頭,然后忽然好像明白了什么一樣。
“你是?”
“同志,這個人現在喉頭水腫了,已經出現窒息情況了。需要搶救了!”張凡忍了忍,繼續說道。
“不是,不是,你是誰啊!我可告訴你,我不管你是誰,這地方你沒執業權,我對這種疾病沒有把握,我現在的意見就是轉院,如果你們不聽我的專業意見,出了任何事情,對不起,我沒有責任。”
小醫生不耐煩了。因為常規情況下,如果對方是個牛逼人物,就算不吆五喝六,最起碼也會報名號的。而這位,估計是那個在其他城市當普通醫生回家探親的,這下,小醫生沒耐心了。
本來醫院過年就弄了一點肉,三磨蹭兩磨蹭,估計被其他人都吃完求子了。所以語氣漸漸也不太友好了。
在醫療上,有個說法。沒有辦法確診,這是你學識上的水平達不到,而誤診卻是失誤。當初政府也是為了保護弱勢的患者,然后,慢慢的也不知道是大環境變了,還是壞人多了。
反正就是,醫生如果遇上特殊的人,往往寧愿裝著沒辦法確診也不會去大著膽子的治療。然后更有一些醫院,特別是被虹吸效應了的小醫院,更是對嚴重一點的疾病,別說有把握沒把握,只要是嚴重一點的疾病,都是清一色的,趕緊轉院。
而且,這個是默認的。往往都是患者和家屬也不指望他們,大醫院也不指望基層醫院。說實話這是醫療系統的大退步。當年,毛老爺子一聲令下,泥腿子醫生在當年相當簡陋的情況下,硬生生的把華國的死嬰率降低了不知道多少個點。當年大城市才幾個人,人最多的還是萬千大山中的農村。
而現在,設備越來越好的時代,可鄉鎮的醫院對于六十以上,六歲一下的患者,不管你是什么病,就一句話能力不夠,請轉院。而縣級醫院,往往是什么賺錢,弄什么。
心臟搭橋血管支架,不管有沒有心外科支撐,他卻能培養出十來個搞介入的醫生,有一段時間,竟然發展成,是個老人略微有點癥狀,醫生們都強烈建議去做支架,去搭橋。熱情的,恨不得把老頭老太太壓倒抬上去就給弄個架子。所以,當幾萬降到幾百的時候,大家歡呼雀躍,可仔細想想,冷汗都能給你嚇出來。
還有,有的縣醫院,一個小兒的橈骨小頭半脫位整個一個骨科沒人會手法復位,可換膝關節換髖手術做的飛起。有時候,想想也搞笑。毛老爺子那一代,努力了幾十年的基礎醫療,沒幾天就被金錢大軍給搞坍塌了。坍塌到鄉鎮衛生院,只會賣個藥。
現在很多人,愿意生活在農村也想生活在農村,可又不得不去城市,為什么,一教育二醫療,他不的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