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婚前體檢,孕前體檢,孕中體檢,看著好像是國家在糊弄老百姓的錢,其實這真的很重要,就和聾婚啞嫁一樣,如果沒有這些檢查,生孩子就是盲生盲接。
一旦生出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說實話等待你,甚至等待你這個家庭的幾乎可以說是滅頂之災。
普通家庭,真沒多少抗擊打的本錢。
而這個孩子就是,婚前沒有婚檢,孕前沒有孕檢,當孩子出生后,孩子明顯就比其他孩子小一圈,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終于脆弱的病態心臟支撐不了孩子對氧氣的需求。
才半歲的孩子,他的心臟已經支撐不了!
臨床醫學有一個特點,尤其是兒科,病情瞬息萬變,你永遠無法保證所有的治療都可能如期進行。
而這種從來沒有醫療檔案,從來沒有就診記錄的危重患兒,更是危如破了外殼的蛋蛋。
下縣支援的楊主任親自護送,在120的急救車上,楊主任估計這輩子都沒有這么緊張過。
一會孩子心電圖紊亂了,一會孩子的血氧飽和度掉了下來,說實話,沒有自己醫院的助手,四十多的老楊,都快哭了。一個人從頭到尾護著孩子維系著孩子不要讓閻王帶走。
當看到自己醫院的急救中心已經派人在醫院門口的時候,他這輩子都沒想到,自己竟然有這么期望的看到自己醫院的人。
“快,法洛四聯癥,快,孩子不行了,快啊,送兒外啊!”老楊都特么帶上哭音了,干了二十多年醫療的他,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心好像和這個小屁孩連在了一起。
醫生說實話,干的越久,共情事情就會越來越少,而這一次,他從發現孩子,然后幾乎說是一個人施展了全身解數的護送孩子抵達了茶素醫院后,他是多么的希望孩子能被救治。
當孩子送進兒研所的時候,兒科主任一看,就立刻申請會診,立刻給院辦打電話,這孩子必須馬上手術,但目前這個孩子的情況,只有張凡能做了。
說實話,心外科發展極具分層化,頂端的太頂端,換個心臟都是可行的,特別是這幾年的介入,更是讓微創進入了心臟環節。
但低端的也極其低端,比如法洛四聯癥,幾乎百分之三十的孩子死亡與一歲之前,目前這個疾病仍舊是嬰兒夭折的頭號殺手。
越是窮困偏遠的地方,這種疾病越是頻繁發現。為什么呢,就是孕前孕中檢查的不普及。
這種落后,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無法想象的。
這種疾病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預防。老早以前,被大家尊稱為外科之父的奧地利醫生西奧多就說過一句話:在心臟上做手術,是對外科藝術的褻瀆。
其實老頭的意思就是心臟上做手術就是扯淡。
可以想象心外科發展的有多難。而到了差不多兩百年后的今天,在偏遠地區或者說不是頂級發達的城市,這句話還是有效的。
因為很多很多醫院的心胸外科就是扯淡的存在,因為心外科的好醫生就和腦外的醫生一樣,小地方養不住的。
“張院,孩子不行了,法洛患兒,現在兒研所已經拿不下這個手術了。”
兒研所的主任看到張凡后,第一時間報告情況。張凡一邊走,一邊聽,看到患兒的時候,他心里也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