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同學,就像是下如熱鍋的大蝦一樣,蹦蹦跳跳的想跳出來。
大家都不傻,這人不是簡單的一個老頭,不是蹲在墻角吹牛逼的大爺。
這老頭是院士,醫科大本來就沒院士,就兩個江河學者,其中趙京津,還被張凡弄到了茶素。
而唯一的一個還不帶本科生。
這批學生,又是學習成績都不錯的,本來來茶素,覺得茶素機會多,有一個李存厚院士,說不定被李存厚給挑選上了呢?
結果,來了茶素后,猛的一覺醒來,發現中大獎了,國家實驗室在茶素落成了。
這要是在里面打個雜,以后出去,拿出履歷來給人一看,乖乖,不刮目相看,都尼瑪是外行的人。
就在一群學生激動萬分的時候,更大的驚喜來了。
這幾天,院士如同走馬燈一樣,一個換著一個的來上課。天啊,這個就太幸福了。
真的,這些年知道的院士,都沒有這幾天見過的多。
而且,甚至有傳言,說羅院士已經挑選了一個本科弟子了。更像是熱油鍋里面掉進了幾滴水一樣,都炸鍋了。
一個比一個努力。
不過,努力的同時,也忘不了顯擺。
張凡有時候也不能理解這群學生的想法,比如說上課,然后有同學拍著板書的同時,在自己微信朋友圈里發照片:太難了,太難了!早上四點就起床溫習昨天老師給留的作業,可今天上課還是沒有完全理解。
不過等會老師答應給我單獨講一下。然后發了一張夏院士上課的照片。
乖乖,一時間,邊疆醫科大的學生,特別是當初沒來茶素的學生,打電話都差點把醫科大的總務處給打爆了,反正就是你們沒讓我們去茶素,就是有黑幕。
而來茶素的微生物講師,就比較穩當了,別說發朋友圈,連電話都不開機了。
而且他還給學校發過去了一份辭職信。
剛開始的時候,同樣年輕的老師們沒反應過來。心里還納悶:難道被發配去茶素,這位哥們心里落差太大,堅持不住了?
等國家實驗室落成,等茶素見習的學生們發了瘋的顯擺,他們才回過味了。
這尼瑪哪里是堅持不住了,這是有了高枝了!
……
別看歐陽老太太現在搞醫院的科研有點費勁,可這老太太拿捏人心還是有一套的。
在她的操作下,讓一群多年脫離教學第一線的院士們,忽然好像感覺自己也年輕了一樣。
科研順當、生活滿意、學生熱情,同事們因為科研經費充裕也沒什么勾心斗角。
感覺都到了伊甸園了,老頭們這幾天歡樂的從來沒說先回自己大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