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要解決的話,就得用新的技術手段,這就是高壓共軌!
“這個共軌,就是所有的噴油嘴,都用同一個管路,這個管路里面的油壓是穩定的,由一個專門的高壓油泵來產生。這樣,我們的高壓油管里面的壓力,和發動機的轉速無關,這就大大減少了傳統的柴油機的缺陷。嗯,確切地說,我們會提高到現有燃油壓力的三倍左右,這樣就能噴入更多的燃油,徹底壓榨我們的發動機的潛力了。”
秦振華解釋到這里的時候,專業的人士已經能聽懂了,而張寶林又開始提問了:“那么,噴油嘴那邊,該如何控制燃油噴射呢?”
原本是機械的,用機械來控制,現在,你這么一搞,那邊的油壓永遠不變,現有的所有技術,都不管用了。
“用電子系統,確切地說,是一個小型的計算機,用來控制噴油嘴噴射的燃油的多少,以及噴射的時間,這樣達到最優化的效果。”
“你果然是在放衛星啊。”聽到這里的時候,張寶林已經十分贊同牛世龍的話了,牛世龍是外行,但是看人還是準的,這小子,根本就不顧己方的工業基礎,甚至不顧科技發展水平,想怎么吹牛就怎么吹牛啊。
在現在,國內很多科技人員,也都用不上電腦,如果說坦克發動機需要用上計算機,還自動控制燃油的噴射,那絕對就是在癡人說夢。
不用說國內了,就連西方,現在還不知道有沒有這種系統呢。
在秦振華的嘴里,說起來這種系統的性能是不錯,但是,要說從己方的手里研發出來,這絕對是在搞***,浮夸風,畝產上萬斤的作風,你知道咱們現在的技術水平是什么樣的嗎?
一時間,會議室內的很多人,都議論起來了,大家的看法,和張寶林幾乎是相同的,現在說能用這種系統,他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好高騖遠啊。
更有甚者,少數知道秦振華的來歷的人,都是感嘆他怎么犯了和他父親一樣的錯誤,好高騖遠,好大喜功,不考慮己方的實際水平啊。
“沒錯,從現在來看,我們這樣的燃油噴射系統,是有些超前了,但是,想要實現先進的坦克動力系統,不超越,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們要在目前的形式上,實現1200馬力的動力,甚至是1500馬力的動力水平,那是比德國的坦克柴油機還要先進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技術,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指標嗎?這不是放衛星,這是…”
秦振華停頓了一下,說道:“這是在造長征火箭,有了火箭,才能實打實地放衛星!”
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還想要走常規路線?沒有先進的理念,怎么會有先進的產品?現在,你們連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