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和食堂聯系好了,中午飯,給咱們送到這里來,咱們都要加把勁,爭取發揮出來最高水平!”
“是!”
“現在開始吧!”
隨著命令,一輛輛的坦克前面,五名維修班的戰士,加上四名車組成員,都開始進入了緊張的工作中了。
合力打開后面的裝甲,合力開始拆卸發動機內部的各種部件,九個人,圍著坦克的尾部,密密麻麻,各種工具的響聲,碰撞聲不斷,拆開的各個零件,散亂地放在了一旁的地面上。
這邊,一下子就進入了熱火朝天的工作之中,然后,再看看那邊,一機廠來的技術人員,他們在干什么?
四十名的坦克連的士兵,被集合起來了,然后,秦振華給他們講解了一些注意事項,不緊不慢的,似乎絲毫不在乎日頭已經慢慢上來了。
然后,秦振華的身后,王二柱捧著一沓子的紙上來了。
坦克兵算是技術兵種,尤其是炮長,要會計算各種數據才行,所以,至少也得是個小學文化,是識字的,這些紙上密密麻麻的安排,他們是能看懂的。
1營2連連長姜建其,第一個接過來了紙張,只見上面寫的清清楚楚,車號:111,操作步驟:
拆后裝甲頂蓋抬下裝甲板,放在坦克左側,一米五遠的地方,裝甲板分成四個區域,拆開的零件所放位置,則在旁邊有了一張圖紙,非常詳盡,每一個零件拆開后,都被固定下來了。
等待維修人員李長江,使用專用工具,拆冬菇頭。
……
時間被細化,工作內容被細化,他們每一個車組需要做的事情,已經給分配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們不用想,他們只要按照這張紙,按部就班就行,甚至,這張紙也有安排,會被張貼在坦克炮塔的后部,可以直接掃一眼,就能了然于胸。
相比那邊的熱火朝天的干活兒的景象,這張紙,就代表了一種秩序,一種生產流水線上才有的那種詳細到極致的管理方案。
每一個人都喪失了自我,成為這個流水線上的一個簡單環節,這樣下來,生產效率就會大大提高,而看到最后,姜建其驚訝地看著最后的時間:
安裝裝甲板,擰緊螺絲,啟動發動機,試車!
四個小時,就會把他這臺111戰車給安裝完畢!后續的車輛會稍稍延后,但是,最多差一兩個小時,他們在下午就能收工了。
“好了,大家有什么問題嗎?”
“沒有。”姜建其大聲地回答,當看完了這張紙之后,他眼睛里只剩下了敬佩了。
“好,現在,距離工作開始,還有五分鐘的時間,大家放松一下,該喝水喝水,該方便方便,五分鐘之后,給我完全地按照上面規定的時間來,誰拖了一分鐘,就會影響到下一個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