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能得到的是一種簡化版的T-72,但是,它的前裝甲,用的也是玻璃纖維復合裝甲,所以,我們只要得到了這種坦克,拆開研究,肯定是有所收獲的。”
其實,如果沒有工藝,哪怕就算是樣品放在了眼前,也是沒有太多的效果的,不知道工藝,還是沒法生產,其中的工藝稍稍有差錯,出來的都可能是廢品。
但是,有樣品,總比沒有樣品好,至少還有個參考呢。
“我們以后,肯定還要出口更多的坦克的,我們國內的軍隊,也要裝備先進的坦克,自用和出口,性能肯定是不同的。”秦振華繼續說道:“如果國內可以搞的話,那自用的,用陶瓷裝甲,出口的,用玻璃纖維裝甲,這樣,不是更好嗎?”
如果軍方在場的話,肯定會對秦振華的這個提議表示絕對的贊同的。
“有了樣品,也不一定知道工藝啊。”穆桂金說道:“再說了,現在,T-72的進口,還八字沒一撇呢。”
會議室內的氣氛,到這里就有些冷場了。
就在大家的思考中,王曉玉的聲音出現了:“那個,如果你們需要的話,能不能來找大學幫忙?我知道,我們學院里面有一名毛教授,是專門搞材料的,他在最近,就攻關出來了玻璃纖維的生產工藝,叫做什么…”
“池窯拉絲法?”座位上的方老突然開口了:“是不是這個生產工藝?是不是?”
他的心情有些激動。
“沒錯,就是這個工藝。”王曉玉說道:“工藝已經研發出來了,好像正在找工廠做實驗。”
“好啊,果然,到處都是人才,就是咱們以前不會找,沒有挖掘到啊!曉玉,你這次給咱們立了大功!”方老說道。
秦振華在腦子里急速地尋找著資料,不過,他也不是萬能的,術業有專攻,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記憶里的有關這些的生產資料。
玻璃纖維在現在的工業生產中,已經有所應用,它畢竟有很多種優點,至于用在裝甲上,當然就是抗拉強度大。具體的坦克裝甲用的玻璃纖維,肯定工藝有所不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和普通的玻璃纖維生產,是有很大關聯的。
玻璃纖維生產工藝有兩種:兩次成型-坩堝拉絲法,一次成型-池窯拉絲法。
前面的工藝繁多,先把玻璃原料高溫熔制成玻璃球,然后將玻璃球二次熔化,高速拉絲制成玻璃纖維原絲。由于要兩次融化,所以能耗高、成型工藝不穩定、勞動生產率低。
而后者,是全新的生產方式,直接把葉臘石等原料在窯爐中熔制成玻璃溶液,排除氣泡后經通路運送至多孔漏板,高速拉制成玻纖原絲。
由于這樣的多孔漏板高達數百,同時生產的工藝工序簡單、節能降耗、成型穩定、高效高產。
只是,這些工藝是不可能在坦克設計所研發出來的,現在,首都工業大學居然也有教授在專門研究這些工藝,正好可以取長補短啊,要是把T-72坦克的裝甲夾層中的纖維板弄過來,找這個毛教授一起研究,或許還能很快就突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