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這邊這個,誤差就很小了,很理想,只有這樣的精度,才能夠成為合格的坦克炮。”
“是啊。”秦振華說道:“在戰場上,坦克炮的精度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僅要火力猛,還要打得準,甚至,打得準是前提,伊萬諾夫顧問,多謝您的夸獎。”
多謝?夸獎?
伊萬諾夫一頭霧水,然后,仔細地看了靶子,只見在靶子的右下角,清晰明白地寫著1和2兩個數字。
誤差大的,是1號靶,這個靶子,那是他們T-72打的,誤差小的,才是69坦克的坦克炮打的!
該死,怎么會這樣?再聯想到第一發炮彈射擊的時候,明明人家發射的距離更遠,自己還以為脫靶了呢,沒想到,精度居然會如此之高?
不可能,不可能,國內的T-55坦克,也從未打出來過這樣高的精度啊!
“你們搞錯了,一定是你們搞錯了。”伊萬諾夫說道:“你們也太不專業了吧?”
是換了靶子的數字,還是在插靶子的時候,就插錯了?總之,要說那個高精度的是從100毫米線膛炮上打出來的,他是絕對不信的。
“伊萬諾夫顧問,您真是糊涂到家了。”秦振華心情很好:“其實,不用看靶標,只要看那穿過去的窟窿,不就知道了嗎?”
比大小,太簡單了,125毫米的教練彈的彈頭,絕對比100毫米的教練彈的彈頭要粗啊。
伊萬諾夫還想要狡辯,但是秦振華說到這里,已經編不下去了。
沒錯,那個誤差大的,窟窿也大,明明就是125毫米的穿甲彈給打的啊!
這,怎么會這樣?
“怎么樣,還要比嗎?”秦振華向著伊萬諾夫繼續說道:“如果你們要比第三發榴彈的威力的話,那我們還真得認輸。”
口徑大的威力,在榴彈上最能體現出來,125毫米榴彈炸出來的彈坑,幾乎是100毫米的榴彈的兩倍了。
除了這個認輸之外,其他的,己方都是穩贏!
即使是對方的臉皮再厚,估計也不可能真的來比這個彈坑吧?畢竟,對方不是裁判,裁判是阿克拉姆啊。
“我們很想知道,69坦克的精度怎么會如此之高?”一旁的阿克拉姆并不關心蘇聯顧問的難堪,提出來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他們自己的T-55,用同樣的火炮,但是,絕對打不出這么高的精度來。
“當然是我們更新過的火控系統了,在嚴格訓練的坦克手里,就能發揮出來這樣高的精度。”秦振華說道:“我們甚至在上面采用了數字彈道計算機,大大地提高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