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記者,你年齡還小,體會不到這里面的復雜的。這件事,你聽聽就算了。”潘金貴在后面跟著說道。
這種大事,不是你這樣的一個小記者能理解的,也不是你這樣的一個小記者能報道的,潘金貴的這句話,說的官僚味道十足。跟在領導的身邊久了,很多話,領導不方便說的,他這種的秘書,就得在一旁給傳話了。
“是啊,聶記者,這件事,你聽聽就算了,想要發表?估計是不可能的。”秦振華也在一旁幫腔道。
秦振華顯然是在添油加醋了,萬生根有些惱火,自己說的已經很明白了,最后這句話,那就畫蛇添足了。不過,在這種時候,也不方便斥責自己的手下的秘書,這個潘金貴,太不會說話了,這不是擺明了要刺激聶倩倩嗎?
“哪怕就是付出了我的一切,我也要公正客觀地報道這件事,這是我們改革中的大事,打破大鍋飯,不僅僅要打破工廠內部的大鍋飯,也要打破工廠之間的大鍋飯,我認為,這是一個反映我們社會變革中的一個焦點問題。”聶倩倩說道。
果然,這個女記者,就是那種典型的涉世未深的,只相信正義真理的記者,萬生根在心中想了想,然后繼續說道:“聶記者,只聽一個人的,怕是不太好,我們既然來了,不妨在工廠里面走走,看看普通工人的心聲,看看他們對一機廠的新制度的看法,如何?”
他要把話題再拉回來,這不是在討論一機廠的新的制度問題嗎?他們打破了大鍋飯,會有多少人不滿意,那是可想而知的,聶倩倩需要報道的,是這樣的事情才對。
“對,沒錯,我們應該多聽聽別人是怎么說的。”聶倩倩說道。
“要不,大家去一分廠?”在后面的烏瑞華,一直沒怎么說話,他原本就是個不善言辭的人,更是知道現在的情況,每句話,都是話里藏刀,針鋒相對,只有秦振華這樣的老手才能處理得當,自己還是不行的。
現在,既然說要采訪,那就不妨去自己的一分廠看看,讓她知道廣大工人的呼聲。
“一分廠太遠了,就在這里吧。”萬生根說道:“我以前也來考察過,就在研發室的旁邊,是后勤處,我們去后勤處看看。”
萬生根是有備而來的。
一機廠,這種大刀破斧的改革,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一線生產車間之外的,幾乎都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排擠,所以,這里的人的不滿意度,肯定會大大地增加。
去那里看看,多提供一些負面的消息!
“好啊。”秦振華說道:“那我們就去吧。”
走出了研發室,順著工廠的甬道向前走,此時,已經是秋天了,秋風有些大,吹拂著路邊的大樹,樹葉嘩啦啦地作響,秦振華抬起頭來,說道:“這些大樹,二十多年了,當初,工廠是從一無所有建立起來的,工廠里面的大樹,也都是在那個時候種下來的。”
“哼,那個時候,還沒有你吧。”潘金貴在后面哼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