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方在坦克炮的技術上,隨著電渣重融鋼和身管自緊等等技術的熟練,性能已經超過了蘇聯人的坦克炮一大截,而這款125毫米坦克炮,也和蘇聯人的坦克炮,沒有任何的淵源,完全就是己方自研的裝備。
把未來的坦克炮的口徑,定在125毫米上,這是綜合權衡之后的結果,在分析了自動裝填的問題,分析了火力的問題之后,最終定格在了這樣的數據上,而這些關鍵的數據,祝老是有發言權的。
在研制坦克之前,祝老原本就是造炮的,祝老那個空蕩蕩的袖管,當初就是在試炮中出事故造成的,現在,祝老提出了這些數據之后,張老就在那里拍板了。
“沒錯,我們國家的以后的坦克,將口徑定在125毫米上,這是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得到的一個最好的方案了,我們就按照這個方案來打造我們的坦克炮!”張老說道:“這個任務,還是交給我們二機廠來承擔!”
一款坦克炮的設計和制造,是需要經過多方面的考量的,并不是簡簡單單地把現在的120毫米坦克炮擴膛到125毫米而已,現在,這個決定下達,相當于要全部推倒重來了,口徑定了,膛壓定了,藥室定了,也需要經過幾年的時間,才能夠完成這種坦克炮的制造。
此時,謝惠民只感覺到自己的心中有一種巨大的失落感,難道,120毫米的坦克炮,就要因此而消失了嗎?
真的不甘心啊!
但是,這款坦克炮畢竟是落選了啊,該死的裝彈問題!和坦克炮沒關系,和裝填有關系,怎么能夠用這種理由,來排除掉120毫米坦克炮呢?這真是狗屁倒灶的理由啊!
不僅僅是謝惠民,二機廠的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失落感,今天張老過來,他們是很開心的,尤其是提到了120毫米坦克炮,他們原本以為是能夠定下來呢,誰知道,他們居然被否定了!
真是戲劇性的結局啊。
“同時,既然我們決定采用125毫米口徑的坦克炮,那么,我建議,或許我們可以同步地測繪仿制蘇聯人的炮射導彈。”張老說道:“這畢竟是一種蘇聯人發展成熟的裝備,我們如果不用,那就太可惜了。”
雖然藥室不同,但是,只要口徑相同,反正都是滑膛炮,這種炮射導彈,就能使用了!
導彈,一般都是用自己的發動機來推進的,而炮射導彈是一個另類,是把導彈裝在炮筒內,用發射藥把導彈發射出去,這種方式相當新穎,曾經一度成為各**工人員研發的先進裝備。
但是,由于技術難度太大,所以,不少國家中途放棄了,美國人只是在謝里登坦克上研發出來了一款配套的導彈,口徑超級大,走的是另類的路線,剩下的,就只有蘇聯人在孜孜不倦地研制了。
蘇聯人也是有苦衷的,畢竟蘇聯人的坦克炮射程不夠遠,在對戰之中總是吃虧,也只能是在炮射導彈上下功夫了,而且,他們已經有了收獲,代號為9M112的炮射導彈,現在已經裝備到了他們的T-64和T-80坦克組成的裝備序列之中,也算是完成了一次華麗的逆襲,遠距離打擊?我比你們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