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經過去了,一機廠的氣氛依舊是緊張而熱鬧的,生產建設穩步推進,各種項目的研發,也在不斷地進行著。
“咱們的85坦克,即將完成最后的裝配,馬上就能試車了。”在車間里,李長江高興地向秦振華說著這個喜訊。
在經過了風暴-1坦克和風暴-2坦克的實驗之后,新的85坦克,更加的成熟了,它的底盤,采用了800馬力的發動機,配合著改進過的液力半自動變速箱,驅動著六對負重輪的底盤,整體結構,都已經是完全地成熟了。
“咱們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留下來了足夠的空間,今年,咱們的一千馬力的柴油機,試車項目也是進展順利,所以,下一輛原型車,應該能裝上咱們的一千馬力的柴油機,進行裝車測試,同時,二機廠那邊,125毫米的樣炮,估計也要造出來了,到時候,這款85坦克,性能還是會上一個臺階的。”
說起這些來,秦振華也是很高興。
三代坦克,一下子就將指標定的很高,一點點地克服各種問題,注定是要經歷很長的時間的,而己方的二代坦克,則是一點點地改進。
八百馬力的發動機,在去年閱兵的時候,已經展示了它的可靠性,而今年,裝在這輛樣車上,更是沒問題了,而新的一千馬力的柴油機,也會成為下一輛樣車的裝車對象,一邊測試發動機,一邊測試底盤,這樣下來,已經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
當年,己方裝上了德國進口的一千馬力的柴油機,就帶來了機動性的顯著提升,只是,當時是德國人的發動機,沒法大批量地生產,而現在,己方自研的一千馬力的柴油機已經出來了,很快就能達到裝車測試的要求了。
每次想起來,心中都會不由自主地激動一會兒。
“這坦克,看起來真不錯。”就在這時,羅榮根也走了進來,作為軍代表,這些年來,在工廠狠抓質量,讓大家對他是又愛又怕。
而同時,羅榮根對于新技術的研發,也是相當的看重的,時不時地跑過來看這邊新造出來的樣車,此時,對著這輛85坦克,眼睛中帶著羨慕。
坦克炮的炮管,是加長的,肯定更有威力,炮塔是焊接的,在前面的護盾上,已經裝了國產的第一代的復合裝甲,看起來是威風凜凜,炮塔的結構很西方化,但是外形又小了一圈,充滿了東西方結合的理念。
“不錯?那咱們軍隊,要不要訂購幾百輛?”
當年那種大規模裝備坦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部隊每年的訂單,就只有幾十輛而已,小步快跑,同時,把重心放在了改裝老舊的59坦克上,就這樣,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還好,一機廠是靠著外貿來盈利的,要是靠部隊的訂單,估計會和紅星機電廠一樣慘啊。
“等到軍隊的80坦克的訂單結束吧,或許會訂購的。”羅榮根說道:“對了,還有一件事,老巴的一個考察團,即將飛過來了,你們可要做好準備,十有**,老巴會繼續來咱們一機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