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廠,要了咱們廠?
聽到了葉啟明的話,莊自成立刻就想到了什么:“葉廠長,你是說,去年直隸機械廠劍柄了直隸針織機械廠那樣的,讓一機廠把咱們給兼并了?”
在現代制度下,企業兼并是相當常見的一種現象了,在國內,東方大國成立之前的企業,并購是常見的,但是后來,隨著新制度的建立,國內就沒有出現過這種現代企業為主要組織形式的真正意義上的并購了。
一直到去年,才算是出現了第一例,由于是在同一個省內,所以,大家伙都是知道的。
這次并購之后,國內的不少大城市內,都先后發生了這種企業并購。
不過,只是有了而已,并不最普遍的。
真正普遍上的并購,要到九十年代之后,上級確立了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明確指出要明晰產權關系,讓產權流動和重組,產權改革成為企業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甚至,還有了專門的產權交易市場,企業可以通過產權交易市場進行以實物形態為基本特征的財產權益的全部或部分交易,企業如果缺錢了,就可以把自己的產權拿出來換。
現在,僅僅是個雛形,而葉啟明說出來的這句話,立刻就讓眾人愣住了。
去年發生的那個并購的事情,他們是知道的,只不過,當時的直隸針織機械廠,已經是經營不下去,眼看就要倒閉了。
由于他們不是系統內的企業,僅僅是個地方企業,所以,他們廠子甚至連工資都開不出來了,地方政府沒有錢投入這個無底洞了,所以才讓另一個發展不錯的企業兼并了它,省得政府繼續花錢。
現在,咱們北華柴油機廠,并沒有面臨這樣的處境啊,咱們廠子目前看來發展還是不錯的,生產出來的柴油機也可以全部都賣出去,這種時候,居然要把咱們廠子賣了?
大家都是兄弟單位,都是同屬于系統內部的,接受同一個上級領導,但是,如果要是把廠子賣了,那就變成了一機廠的下屬分廠了,咱們就得接受一機廠的領導了。
對于普通工人來說,或許還無所謂,誰當領導都一樣,但是,對于他們這些廠領導來說,就不同了。
原本大家伙都是平起平坐的,在什么地方開會,也都是一個級別的,結果呢,一下子對方高了一頭,這種主動認爹的行為,在某些人眼里,簡直就和賣廠求榮的煤省柴油機廠的張保功差不多了。甚至比對方更可惡,至少人家也沒有認一機廠當爹啊。
“葉廠長,咱們還沒到那一步啊。”廠子小,也有廠子小的好處,大家一條心,都佩服葉啟明,否則的話,現在怕是已經鬧起來了。
總之,還沒有到那一步,沒必要把廠子賣給了一機廠。